| 附件1: | |||||||
| 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 | |||||||
| 院系(部门) | 教研室(科室) | 需求计划 |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安排岗位 | 岗位类别及等级 | 备注 | |
| 学科带头人 | 博士 | ||||||
| 基础医学院 | 免疫学 | 2 | 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生物科学类 | 教学科研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
1 | 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类 | 教学科研 | ||||
| 法医学 | 2 | 教学科研岗位: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实验技术岗位:法医学、医学技术等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实验技术 |
||||
| 生理 | 1 | 1 |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 | 教学科研 | |||
| 病理 | 2 | 教学科研岗位: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 实验技术岗位: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 |
教学科研 实验技术 |
||||
| 放射医学 | 1 | 2 | 放射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医学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等相关专业及研究方向 | 教学科研 实验技术 |
|||
| 检验医学院 |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生物科学类、化学类 | 科研为主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妇幼卫生与儿童少年卫生学 | 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本科学历为预防医学相关专业或临床医学 | |
| 卫生统计 与信息管理 |
1 | 统计学类(统计学专业或应用统计专业) | 教学科研 | ||||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1 | 1 | 公共管理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要求有政治学背景 | ||
| 卫生检验 | 1 | 医学技术类(医学技术类、卫生检疫、卫生检验与检疫、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教学科研 | ||||
| 毒理学教研室 | 1 | 基础医学、动物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教学科研 | ||||
| 药学院 | 药剂学 | 1 | 药剂学 | 教学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本科为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优先 | |
| 药物分析 | 1 | 药物分析 | 教学科研 | ||||
| 药理学 | 1 | 药理学(研究方向为药代和心血管药理学优先考虑) | 教学科研 | ||||
| 临床药学 | 1 | 临床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类 | 教学科研 | ||||
| 生物医学 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1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物理、材料学 | 教学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省部共建国家 重点实验室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电子 | 教学科研 | ||||
| 中医药学院 | 针推骨伤 |
1 | 针灸推拿学 | 教学科研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1 | 1 | 中医学类、中药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等 | 科研为主 | |||
| 医学信息学院 | 医疗大数据 与云计算 |
1 | 理学类:数学类、统计学类 工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 |
教学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有数学类专业背景优先 | |
| 医学信息学 实验中心 |
1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 实验教学 | ||||
| 外国语学院 | 公共外语 | 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教学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英语专业 | 2 | 翻译硕士专业 | 教学科研 | ||||
| 思想政治 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教学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共党员 |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思想政治教育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 教学科研 | ||||
|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2 | 政治学(中共党史或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或国际关系史) | 教学科研 |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基础 | 4 | 护理学、公共卫生或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教学科研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1 | 护理学 |
教学科研 | 1.40岁以下;2.主持国家级或横向国际课题;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相关论文单篇IF大于5分或累计大于15分;4.海外留学经历1年以上。 | ||||
| 生命科学 研究院 |
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平台 | 1 | 1 | 临床药理学、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相关专业 | 科研教学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学术带头人需满足以下条件:1、有国外博士后工作经历和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经历;2、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有高水平论文。 |
| 骨发育与再生研究平台 | 2 | 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科研教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免疫组化、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分子药物领域经验丰富者优先。 | |||
| 电镜室 | 1 | 病理学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 | 教学及超微病理诊断 | 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博士,需上岗后3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 |||
| 质谱平台 | 1 | 1 |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专业 | 科研教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 学术带头人需满足以下条件:1、有PI工作经历和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经历;2、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有高水平论文。 | ||
|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 | 微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及相关专业 研究方向:病毒学或脂肪代谢及器官损伤 |
科研为主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实验教学 管理中心 |
实验教学 管理中心 |
5 |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化学类、中药学类 | 实验教学 实验准备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图书馆 | 2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学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 | 图书采购、信息服务及推广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综合管理 | 4 |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护理学类、药学类、公共管理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 综合管理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医学类优先 | ||
| 辅导员 | 2 |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法学类、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育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心理学类、计算机类、公共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硕士专业(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笔译) | 辅导员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医学类优先 | ||
| 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 1 | 医学类 | 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1、具有正高职称 2、具有博导资格 | ||
| 临床科室 | 4 | 临床医学类 | 医师 | ||||
| 实验室 | 1 | 医学类 | 科研 | 1、发表SCI单篇影响因子≥5分 2、海外高校或研究机构2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 |||
| 附属第二医院 | 附属第二医院 | 4 | 临床医学类 | 医师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附属儿童医院 | 附属儿童医院 | 4 | 儿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 医师、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附属口腔医院 | 附属口腔医院 | 2 | 口腔医学 | 医师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
| 附属永川医院 | 附属永川医院 | 6 | 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 | 医师或技师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可不要求博士后工作经历 | |
| 附属大学城 医院 |
附属大学城 医院 |
1 | 医学类 | 医师或技师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可不要求博士后工作经历 | |
| 附属康复医院 | 附属康复医院 | 1 | 医学类 | 医师或技师 | 专业技术十级及以上 | 可不要求博士后工作经历 | |
| 合计 | 8 | 81 | |||||
| 特殊说明: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的学科,招收的教学、科研和医师岗位博士须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2.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以及护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热忱欢迎优秀博士进站做博士后研究,详情请登录重庆医科大学人事处网站(网址:http://rsc.cqmu.edu.cn/s/27/t/67/p/1/c/376/d/4134/list.htm)。 | |||||||
| 联系人:胡老师、童老师 电话:023-68485444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重庆医科大学 人事处 邮编:400016 邮箱:hr_cqmu@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