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2005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参考试卷中,又没有出现新题型,一时引起众多猜测。随后,个别单独命题的省市宣布2005年高考英语不使用新题型。使用全国试卷的部分省市也纷纷解读和宣传:200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不会出现新题型。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又没有正式明确宣布2005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究竟考不考新题型。
于是,到底要不要备考高考英语新题型,成了2005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市高考考生、高三英语教师以及考生家长们当前的最大困惑。
而《考试大纲》的前言中明确指出:"编写出版《考试大纲》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根据《考试大纲》的精神,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建议是:
在2005年的阅读备考中积极、稳妥的备考英语新题型。
具体分析如下:
一、2005年《考试大纲》的权威性高于《考试说明》,不存在《考试说明》否定《考试大纲》的可能。
由于2005年2月发布的《考试说明》没有英语新题型,各地纷纷解读说,最新的《考试说明》已经否定了《考试大纲》。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没有政策依据的。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官方文件,而《考试说明》只是对《考试大纲》的说明。正如《考试说明》前言中明确指出的:"《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并附有参考试卷"。
这充分说明,《考试大纲》的权威性高于《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不能否定《考试大纲》。
至于《考试说明》的参考试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参考试卷"这个概念,而不是以前使用的"样卷"这个概念。而且,参考试卷只能是往年已经使用过的高考试题的组合,或者是以前的试卷,而新题型还没有使用过,显然无法进入"参考试卷"。
二、高考全国卷究竟考不考新题型?
鉴于以上的分析判断,我们不能肯定今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使用还是不使用新题型,为此,我们的建议是:在阅读备考中积极稳妥地备考新题型。
尽管新题型的原型是雅思的听力题型,在《考试大纲》的材料也是听力文稿,但在《考试大纲》中新题型的形态是阅读填空题型。同时,《考试大纲》中新题型样题的能力要求(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获得)不是高中听力可以达到的,而只能是阅读能力的要求。
同时,高考中的阅读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间接信息的获得能力也正在成为必考的能力要求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从阅读能力的备考入手,来备考新题型。
具体备考建议如下:
1.强化新题型的间接信息获得能力
2005年英语高考大纲增加了"阅读填空题",这是自英语高考出现听力新题型以来,又一次出现新的题型。
从质量上来说,2005年的"阅读填空"新题型远远超过当年的听力新题型,因为阅读填空本质上属于信息收集整理这一语言运用形态,而高考现行的听力则只是属于语言技能这一形式,而更为关键的则是要看听的活动本身是否属于语言运用。
可以说,2005年的新题型是方向性的,是英语高考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发展的号角。
新题型要求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获得能力,而间接信息获得能力的训练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可以借助新题型的复习,强化新题型中的通过阅读获得间接信息的能力。
这样,无论这个新题型在2005年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还是不出现,我们通过这个新题型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间接信息的获得能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适当介绍新题型的信息处理能力
由于新题型同时要求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而这一能力我们也没有进行有效训练,为此,我们建议老师在讲解阅读能力的同时,用适当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可能只需要在每次讲解阅读理解试题的时候用三、五分钟就可以达到。
3.使用少而精的专项训练和模拟训练
我们建议老师慎重选择新题型的专项训练材料,不要进行题海战术,而要使用少而精的材料,尤其要注意从阅读能力培养入手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