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3773考试网高考高考历史正文

[图文]2017九江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来源:3773考试网 2017-1-16 19:57:14

九江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九江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28题各15分,共50分)

26.(20分)

(1)从关注自然界到关注人类社会及人自身。(4 分)

(2)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

②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

③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及封建等级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6分)

(3)对象: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2分)

思想成果: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分)

(4)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与幸福;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4分,任意两点即可)

共同精神:人文主义。(2分)

27.(15分)

(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2分)

     理解: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4分)

(2)中国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3分)

(3)视角:从改革的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2分)

说明:“中体西用”一方面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延缓了封建文化消亡。(2分)

(4)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2分)

28.(15分)

(1)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2分)

      原因:北方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乱较多,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南方经济繁荣);朱熹等学者在南方讲学的推动。(4分,任意两点即可,)

(2)维新派和一些清朝官员都认为兴办近代教育是强国的前提;百日维新期间提出并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这些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客观上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启发民智,解放思想,对救亡图存有积极作用;但在旧中国,民族不独立,不能真正实现。(6分)

(3)教育权力下放;建立多层次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分)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