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说明、篮球(第一页)
排球(第二页)
足球【锋卫队员】(第三页)
足球【守门员】(第四页)
乒乓球(第五页)
羽毛球(第六页)
武术套路(第七页)
散打(第八页)
说明
1. 本标准为百分制计分,体育专项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2. 测试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3. 定量指标评分要求:各项目考试测量(计数、计时)人员不得少于三人,打分依据项目评分表,采用就低的原则,即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按低一档评分标准评分。考生定量指标成绩低于评分表最低值,计0分。
4. 定性指标评分要求:定性指标均采取10分制打分,由不少于四名考评员独立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剩余分值的平均分(只取到小数点后一位)后,按照权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5. 田径、游泳项目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运动技术等级标准执行。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一)投篮——自投自抢30分
(二)多种变向运球上篮30分
(三)实战能力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投篮——自投自抢
方法: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以5.5米为半径划一圆弧,在此弧线外投篮,计1分钟自投自抢的中篮数目。每人测2次,计其中一次最好成绩。
要求:投篮必须在弧线外,不准踩线,踩线投中无效。
(二)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方法:在篮球场上画3个直径为0.8米的圆,分别标号为➀、➁、➂。其中➀、➂的圆心距临近的边线3米、距各自临近的端线6米;➁定位在中线上,圆心距临近的边线4米。
测试者在球场端线外中点处站立,面向球场,一脚踩中点。开表开始用右手运球运向➀处,在➀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向➁方向运球,至➁处做左手后转身运球变向,换右手运球至➂处,做跨下运球换左手运球,然后左手上篮。抢篮板球后,用左手运球返回➂处,做背后运球,换右手运球至➁处,用右手做后转身运球变向,运球至➀做左手跨下运球后右手运球,然后右手上篮。得球后做同样动作再重复一次,投中篮或球碰篮筐停表。每人测两次,计其中1次最好成绩(精确到0.1秒,按四舍五入计分)。
要求:在做运球变向时,必须任意一脚踩到圆圈线或圆圈内地面,变向动作失败要在原地补做。运球上篮动作必须连贯,投篮不中不补篮,每次投篮不中从此项达标总分中扣2.0分;上篮手错误2分;未踩到圆圈扣1分;远离圆圈超过0.5米判违例,失去当次测试机会。
投篮路线如下图所示: (三)实战能力 方法:将考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由3—5名考评员独立评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得分为最后得分,满分为40分。 要求:在1名执行裁判的组织下按照常规规则进行比赛。 三、 评分标准 (一)定性指标(实战能力)评分表
指标 优 良 中 差 实 战 能 力 40 分 技术规格(15—13分)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15—13) 动作正确,协调 (12.9—11)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 (10.9—9)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 (8.9分以下) 技术运用(15—13分)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好 (15—13) 技术运气效果好 (12.9—11)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10.9—9) 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8.9分以下) 战术意识(10分) 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10—8.6) 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8.5—7.6)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7.5—6) 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差 (5.9分以下) 
(二)定量指标评分标准
|
项 目 |
运球 (30分) |
投篮 (30分) | ||||||
|
男子 |
女子 |
男子 |
女子 | |||||
|
成绩 (秒) |
得 分 |
成绩 (秒) |
成绩 (个) |
得 分 |
成绩 (个) | |||
|
分
值 |
38″ |
30 |
44″ |
8 |
30 |
8 | ||
|
38.5″ |
29 |
44.5″ |
7 |
26 |
7 | |||
|
39″ |
28 |
45″ |
6 |
22 |
6 | |||
|
39.5″ |
27 |
45.5″ |
5 |
18 |
5 | |||
|
40″ |
26 |
46″ |
4 |
14 |
4 | |||
|
41″ |
25 |
47″ |
3 |
10 |
3 | |||
|
42″ |
24 |
48″ |
2 |
6 |
2 | |||
|
43″ |
23 |
49″ |
1 |
2 |
1 | |||
|
44″ |
22 |
50″ |
| |||||
|
46″ |
21 |
52″ |
| |||||
|
48″ |
20 |
54″ |
| |||||
|
50″ |
19 |
56″ |
| |||||
|
52″ |
18 |
58″ |
| |||||
|
54″ |
17 |
60″ |
| |||||
|
56″ |
16 |
62″ |
| |||||
|
58″ |
15 |
64″ |
| |||||
|
60″ |
14 |
66″ |
| |||||
|
62″ |
13 |
68″ |
| |||||
|
64″ |
12 |
70″ |
| |||||
|
66″ |
11 |
72″ |
| |||||
|
68″ |
10 |
74″ |
| |||||
|
70″ |
9 |
76″ |
| |||||
|
71″ |
8 |
77″ |
| |||||
|
72″ |
7 |
78″ |
| |||||
|
73″ |
6 |
79″ |
| |||||
|
74″ |
5 |
80″ |
| |||||
|
75″ |
4 |
81″ |
| |||||
排球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 (一)发球 (30分) (二)四号位扣球 (30分) (三)实战能力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发球 1.测试方法:考生持球在端线后,每人连续发球10次。要求发球有速度﹑有力量﹑效果好,落点在对方场区内,记录符合要求的发球次数成绩。 2.成绩评定:发球评分标准: 分 值 标 准 3分 发出的球速度快,力量大,效果好,落点在对方场区内。 2分 发出的球有一定速度,力量较大,效果较好,落点在对方场区内。 1分 发出的球速度慢,力量小,效果差,落点在对方场区内。 0分 发球时犯规或发球后失误。 (二)四号位扣球 1.测试方法:考生在4号位域选定扣球位置。由主考人或考生(二传)在3号位传球,考生在4号位给一传后助跑起跳扣球。
每个考生连续扣5次直线,再连续扣5次斜线,(有效扣球区域如下图)共扣球10次。 2.成绩评定: (1)直线扣球评分标准:
分 值 标 准 3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1.5米小直线区域内。 2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1.5米大直线区域内。 1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一般区域内;扣球力量小,落点在大直线区域内。 0分 扣球时犯规或扣球后失误。 (2)斜线扣球评分标准:
分 值 标 准 3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4.5米小斜线区域内。 2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7.5米大斜线区域内。 1分 扣球有一定力量,落点在一般区域内;扣球力量小,落点在7.5米大斜线区域内。 0分 扣球时犯规或扣球后失误。
(三)实战能力 1.测试方法:根据考生人数,将考生分为不同的组(队),分别进行六对六或四对四的比赛,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4对4比赛时,吊球需吊入对方限制线以后。男生要求后排进攻,女生要求远网进攻,其他规定同正式比赛相同。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包括判断取位﹑接应﹑配合能力﹑击球方向和位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满分为40分。实战能力评定标准:
分 值 评 价 标 准 技术运用 战术意识 34-40分 优 能合理地运用发﹑传﹑扣﹑垫﹑拦网各项技术,效果很好 战术意识很强,实战效果很好。 27-33分 良 能较合理地运用发﹑传﹑垫、扣﹑拦各项技术,效果较好。 战术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21-26分 中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效果一般。 战术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20-0分 差 技术运用不合理,效果较差。 战术意识差,实战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