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3773考试网高考高考语文正文

[图文]2017武汉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考试网 2017-1-14 10:01:08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①   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②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丰富智慧和坚毅精神。这④ 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⑤ 赋予我们深广视野和过人睿识,⑥ 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6

A

标志着

那么

B

如果说

而且

不但

C

意味着

那么

不仅

D

就是说

如果

那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治手段的保障,①   。法治观念侧重于人们对法治的理性认知,而法治精神则浓缩了法治思想和感情的精华。因此,②,必须大力加强法治精神培育。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  ③,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依照法治精神处理问题,真正使法治精神得到弘扬。

21. 2016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邮政在国家图书馆发行了《全民阅读》特种邮票,请仔细观察下面的邮票,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武汉市武昌区2017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届武昌区高三语文元月调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D(由原文“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可知,“自古以来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品质都是由人文精神所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

2.A(从文中看,作者对这一现象是持批判态度的,不能说“这一现象是……的必然结果”。)

3. D(“奉行价值理性优先的理念”错误,文中说“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说明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同等重要,只是鉴于目前社会现状,要重视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 A(“只是委婉地告诉作者,可以看看他的《老子新译》”说法错误,任先生的话没有这个意思,是作者回去以后主动读了任先生的《老子新译》。)

5.【答案示例】①学识渊博。任先生涉猎很多领域,对哲学、宗教、历史等均有研究。②专注研究。任先生婉言谢绝采访,因为他要集中精力做项目。③关爱后进。任先生在很多方面给予“我”指导;曾去听“我”的讲座,怕“我”紧张不让人告诉“我”。 ④淡泊名利。任先生给一所学校题写校名,校方给的现金他替学校捐赠了出去。⑤治学严谨。任先生把《道德经》中出现“道”字的句子都找出来,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含义,看老子所谓的“道”有几种含义。(任选四点作答,每点1分)

6.【答案示例】①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别的事,都要有下地狱一般的决心,需要下苦功夫,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很多艰辛和痛苦;②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别的事,都要满怀激情,且有奉献的情怀,最终才可能有所成就。(每点2分,答全得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 A B(各2分,A项,“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错误,她们只是对自己丈夫话少发牢骚,并无“厌恶”之情。 B项,“表现了其残暴的一面”错误,教训儿子的情节只是为了说明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8.【答案示例】①正面描写。小说中老闷教训儿子、镇住愣头青、帮助陈老板、出任村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等情节是正面描写。②侧面描写。开头写老闷和老蔫两家的女人对丈夫的唠叨以及结尾他人对老闷的评价是侧面描写。③对比描写。小说开头将老闷和老蔫进行了对比,两人同样不爱说话,但老蔫是没话,老闷是有话不说,突出了老闷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的形象特点。④细节描写。如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任意两点,即可4分。)

9.【答案示例】作用:①升华人物的精神品质。以此句结尾,画龙点睛,高度赞扬了老闷这种权富不攀、贫贱不欺、古道热肠、乐于奉献的品性。②照应前文,收束全文。结尾这几句不仅照应题目和开头,更照应文中多次出现的“义”字,是对全文主旨的总结和收束。 (回答一点给2分)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古道热肠的人是一种引领和榜样,会起到表率的作用。和谐美好的生活,需要这种正能量。当今,少数贪官污吏私欲膨胀、损人利己,大到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小到家庭,都需要像老闷这种品性的人。(2分)(第二问只要能围绕老闷人物形象特点而联系现实意义来谈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 C(“不整”是“阵”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项。“取胜”是一个词语,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B项。“走”被“南”修饰,是“向南跑”的意思,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D项。)

11. D(“释”是“放弃”的意思,引申为“脱去”;“褐”是粗布衣服,代指平民。“释褐”的意思是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与“乞骸骨”意思不同。)

12. B(“最终消灭叛军”说法有误。高继勋率兵继续追击叛匪,叛匪最终“退保子城,不敢出”。)

13. (1)当时朝廷军队在黄河外屯兵,军粮运送连接不上。高继勋扼守兔毛川,支援运送军粮,军队才获得了救济。(关键词“属”、“济”各1分,句子大意3分。)(2)高继勋说:“契丹每年都要依赖汉人的金钱缯帛,怎么敢损害联盟友好关系呢?”居处泰然自若。((1)关键词“属”“扼”“济”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赖”“盟好”各1分,句子大意3分。)

  【参考译文】

高继勋字绍先,身材高大魁伟,宋太宗见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召来询问他的家世,他以名将高琼之子来回答。太宗提拔他为寄班祗候,他多次升迁任内殿崇班。

咸平初年,王均占据益州反叛。招安使雷有终将五百名兵士交给继勋,让他看守益州城东两个城门,正赶上叛匪攻打弥牟砦,继勋带兵与叛匪交战,辗转战斗到了嘉州,打败了叛匪。正赶上天要黑了,雷有终想要稍稍休息一下,继勋说:“叛匪已经很窘迫了,赶紧攻打他们,不要失去机会。”他率领十多个骑兵继续和叛匪激战,身上受了好几处伤,鲜血沾湿了铠甲,叛匪退军守卫子城,不敢再出战。

后任洛苑使、并州代州钤辖。契丹聚集五万军队屯兵在草城川,高继勋登上高处眺望敌军,对军使贾宗说:“他们人很多但阵势不整齐,将领不是有才干的人。我们的军队虽然人少,但可以凭借奇招取胜。先派士兵埋伏在山下,敌人见到我军势弱,一定急着攻击我们。我们引诱他们向南跑,你们出来攻打他们,敌人一定会大败。”转战到寒光岭,伏兵出击,契丹军队果然大败,契丹军队相互践踏而死的有一万多人,俘获很多马、牛、骆驼。

当时朝廷军队在黄河外屯兵,军粮运送连接不上。高继勋扼守兔毛川,支援运送军粮,军队才获得了救济。后调任环州知州,又调任瀛州知州。当时发生饥荒,高继勋征募富人提供粮食来接济穷人。第二年大丰收,郡县里的人上奏章,请求让高继勋留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