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说,不管什么曲子,你都处理得那么好,是精妙绝伦。
孙兰说,美妙的旋律在弓子的拉拉推推中,出神入化,滑着美丽的弧线,蹦跳,流淌,像云在飘,像风在扬,像花在开,简直是,太炫了!孙兰说,如果在处理时心无旁骛,人琴合一,琴曲合一,就更好了。
听着听着,王少宏愣怔了。他没想到,孙兰,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能听懂他的二胡。王少宏抱着孙兰说,周末了,我们去黄河边,我给你拉《江河水》,水边拉琴,有水的滋润,又有辽阔天地的回旋,是再好不过的舞台了。
孙兰说,改天吧,一会儿有几个学生来补课。
王少宏生气了。王少宏说,你这是干嘛?家里就缺你这点钱?无趣,庸俗。
孙兰倒不生气。孙兰说,爸的滑膜炎又犯了,医生说最好做手术……还有大侄子的婚事,小侄子的学费……王少宏不说话了。好久,王少宏说,我也带学生吧。
孙兰不同意。孙兰说,你得潜心研习你的二胡,你的舞台不在这里。
王少宏吱着唇,好半天,指着阳台的舞台,说,够了,有它,我觉得,挺好。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交代王少宏坚信自己能成为“声名卓著的二胡演奏家”,巧妙地暗示了王少宏艺术追求不够纯粹。
B.王少宏赴京参赛却没能获奖,孙兰说“他们不懂”意在安慰,王少宏说“你不懂”则是认为孙兰不懂音乐。
C.孙兰在阳台上精心布置舞台,设法让王少宏到“舞台”上拉琴,表现她对丈夫的呵护和委曲求全的无奈。
D.王少宏对孙兰指出自己演奏的不足感到惊讶,虽然他为妻子不到黄河边听他拉琴而生气,但已没了之前的不屑。
E.综合全文,王少宏的执着和挣扎没能带给他预期的成功,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但缺少良好环境才是主要原因。
8.小说以“舞台”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说孙兰是典型的“贤内助”,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熹宗嗣位,逆党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疏陈三朝艰危,言:“宫妾近侍,颦笑易假,窥瞷可虑。中旨频宣,恐蹈斜封隐祸。”其春巡视南城。中官张晔、刘朝被讼,忠贤为请。震孺不从,卒上闻,忠贤益恚怨。辽阳既破,震孺一日十三疏,请增巡抚,通海运,调边兵,易司马。日五鼓挝公卿门,筹画痛哭,而自请犒师。是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人烟绝,军民尽窜,文武将吏无一骑东者。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议者欲弃三岔河,退守广宁,震孺请驻兵镇武。军法不严,震孺请敕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并从其言。然是时,经、抚不和,疆事益坏。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明年正月,任满,候代前屯,而大清兵已再渡三岔河。先锋孙得功不战,而呼于镇武曰“兵败矣”,遂走。列城闻之皆走,惟震孺前屯无动。当是时,西平守将罗一贯已战死,参将祖大寿拥残兵驻觉华岛上。于是震孺召水师帅张国卿相与谋曰:“今东师四外搜粮,闻祖将军在岛上有米豆二十余万,兵十余万人,民数万,战舰、器仗、马牛无数,东师即媾得岛兵,得岛兵以攻榆关,岂有幸哉?”于是震孺、国卿航海见大寿,慷慨语曰:“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大寿泣,震孺亦泣,遂相携以归,获军民辎重无算。
(节选自《明史·方震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B.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C.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D.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中旨指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C.斜封即斜封官,也称“墨敕斜封官”,是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又称巡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震孺不畏权贵。魏忠贤替宦官张晔、刘朝说情,方震孺不听从,将事实报告皇帝。
B.方震孺严肃军纪。他命令宁前监军专门负责惩处逃兵逃将,但终究无法挽回边事危机。
C.方震孺勇于担当。辽阳失陷后,他一面为朝廷出谋献策,一面主动请缨去犒劳军队。
D.方震孺富有远见。他预见到争取祖大寿的重大意义,亲自渡海前往,成功将他劝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10分)
(1)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
(2)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陈师道②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外舅:岳父。②陈师道:江西诗派主将。写这首诗时诗人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只好托付给岳父郭概带往四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巴蜀”二字使人联想到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妻孥且旧居”中的“且”字是“仍然是”的意思。
C.颈联中诗人担心路远情疏,强颜欢笑,自我安慰。
D.尾联以自身功名无成、贫病交加的遭际作结,结得深沉。
E.本诗语言平淡质朴,感情含蓄蕴藉,品之有自然之趣。
15.本诗感情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赤壁赋》中,客人在听了苏子“看破变化,共识山水”的议论之后,转悲为喜,
两人再次开怀畅欣,最后在杯盘狼藉中“ ,-o
(2)《庄子·逍遥游》意境瑰丽雄厅,其中大鹏展翅,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后,‘ 一”,画面可谓磅礴壮观。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归京使臣已经冒着大雪离去,但送行的人们
直到“____,——,还是不肯回营。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2)苏轼的《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表现诗人执着追求理想,即使失去生命也心甘情愿的名句是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茫茫艺海中,真有远见卓识的启发性的老师寥若晨星,他们理当被尊为恩师。
②作为百年老校,我校一直将优良的办学传统陈陈相因,办学成效显著。
③国画创作中,任何单纯笔墨语言的借用,都是拾人牙慧,终不能到达自由的境界。
④为了报仇,阿根廷海军绞尽脑汁,构思了许多向英国反戈一击的作战方案。
⑤巴厘岛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把国有企业迁出市区,导致很多地皮卖不出去,待价而沽。
⑥一些经济学家批评特朗普对经济走向的预测只是他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一次“出位表演”。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医学研究表明,在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应该是最主要的元 凶。
B.多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和发扬“二十四节气”文化,关键是与现代文明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完善。
C.3月27日上午,全市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如约召开,会上详细通报了各县区的工作部署情况。
D.对重污染天气进行预报的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等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咬文嚼字》公布的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中,有八个来自网络或 ① 网络赋予了新的涵义。被评选出的流行词,展现了网友的创造力, ② 是社会真实情绪的另类表达。当多数人享受流行语的快感和其所构建的集体认同感时,有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情绪或真相 ③ 处在“流行”的范畴之外,比如雾霾、徐玉玉、聂树斌等。相较于那些轻快的流行词,这些词 ④ 所对应的现实 ⑤ ,更显得沉重,但它们往往深刻地触及时代的本质, ⑥ 代表这一年的社会关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从
甚至
但
/
也许
更能
B
由
也
却
以及
/
更能
C
/
更
可能
还有
却
最能
D
被
/
因此
或
可能
可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支付戒指可以储存金融信息,通过蓝牙实施近距离无线通信,执行非接触式付款。用户只要对准支付系统的相关设备,将手指轻轻一晃, ① 。更加神奇的是,它无需使用电池,通过支付终端获取电量,因此,用户 ② 。为了防止遗失,每枚戒指都配备了一张银行卡, ③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关闭它的支付功能,并立即冻结钱款。
21.下面是做饭的基本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