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家电的智能制造,某一企业是鼓掌难鸣的,必须本着开放协作的原则,多家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一个互联的平台。
②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力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③2016年欧洲杯八强诞生后,回想过去二十天观看的比赛,欧洲杯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秀色可餐的大餐,让球迷们大呼过瘾。
④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还没有消停,郭德纲曹云金这对师徒反目成仇的闹剧已粉墨登场。
⑤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⑥晚上的迪拜看上去比普通滨海城市领先了不止一个世纪。近日,来自德国的27岁摄影师拍下了迪拜无与伦比的美丽夜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唐人范摅的《云溪友议》叙述的名人逸事大多是以道听途说为主,这使著作的真实性出现了问题,但从文学传播视角分析,其内容有着特殊的价值。
B.为广泛传播优秀文化作品, 团中央组织开展青年文化精品巡演活动,以公益演出的形式让文化走进各类青年群体,让广大青年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C.在90周年院庆之际,故宫博物院首次对外开放了1/6的紫禁城城墙,观众可以登上东华楼城楼,然后行至午门雁翅楼展厅,沿着这段城墙俯瞰故宫建筑群。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变色龙属有鳞目,避役科,跟常见的蜥蜴是近亲,是一类适应森林树栖生活的奇特而又有趣的动物。变色龙行动迟缓,是慢生活的倡导者,除了伸出舌头捕食的那一瞬间,其他时候它们干什么都是慢吞吞的, 。它从不追捕猎物,而是耐心地等待猎物进入其攻击圈。
A.天敌和猎物把在树上有那种蹒跚摇摆步态的它误认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
B.被天敌和猎物误认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的它在树上有那种蹒跚摇摆的步态
C.它在树上那种蹒跚摇摆的步态使天敌和猎物把它误认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
D.它在树上那种蹒跚摇摆的步态被认为是风吹动的树叶是天敌和猎物的误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著作等“身”, ① ,具有可统计性,而著作等“心”,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的驻扎,无法计算。“著作等身”一般是对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赞颂,确实有许多著作学者以著书立说的丰硕成果令人敬仰。但是,② ,而学问是住宰著作的灵魂,因此,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声,③ 。
21.作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6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科学家摹德尔斯做了一次试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并其中一只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被抽取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兴奋之中,用一天时间就把500平方米的空间整个游荡了一遍,结果在第三天爬上了高达13米的假山后,不慎掉下来摔死了。而那只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则处处谨慎小心,用了近四天的时间才把仿真空间基本看遍,最高只爬上了盛有食物的仅高2米的吊兰,但却最终在这存在一定危险的环境中,安然无恙地存活下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制作1000字稿纸格,并在每100字右下角标注)
2017年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在文章第二段中,可以看出“孔颖达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 D项“真伪分辨很有参考价值”的理解有误。)
2.C(C项中“宋代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不符合文义)
3.A(A项中的“更有文献价值”的推断,从原文中推断不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B(文中“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属于侧面描写。)(3分)
5.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多次求职遭遇挫折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并迅速地成熟起来;二是通过自身全力以赴的努力,她已经成为行业领域中的成功者。(4分)
6.示例:不同意。因为如果“父亲”在杨澜提出要求后就给予帮助,有可能会让她产生依赖感,无法激起她打拼的热情,从此就得过且过地过下去;“父亲”的拒绝帮忙,反倒迫使她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让她在奋斗过程中拥有了全新的眼界和智慧,磨砺出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为之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B、D(B项并不是突出了南方的景物之美,而是为下文母亲缝棉被和晒棉被作铺垫。D项不是偏离了主题,而是自然而然地引出马宁珍藏的一床棉花被子这个中心。)(4分)
8.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还包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阴阳两隔”的落寞和无奈。(4分)
9.示例:我再也不能晾晒那床被子了,要是儿媳回来时冻着了怎么办呢?对了,让我的女儿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吧!希望他们常回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C(“孜孜”意为勤勉不怠,应作“奉国”的状语,“孜孜奉国”之间不能断开。“持正”和“存大体”是相同的结构,属并列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惰”意为懒散,是修饰“容”的,“惰容”中间不能断开。)
11.B(一位君王在位期间,可多次改用新年号。)
12.A(“因为李贤忤旨错”,原文是“门达构贤”,即门达诬陷李贤。)
13.(1)李贤一向看重彭时,退朝后一定会向彭时咨询。彭时引用义理与他争辩可否,有时到变了脸色的地步。(“雅”“退”“或”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2)彭时惊惧地说:“李贤有经国济世的才干,怎么可以罢免?”因此极力替他申冤。(“矍然”“因”“直”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11分)
14.A、D(A. “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作者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解读错误,“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5分)
15.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2分)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2分)语言上,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①孤掌难鸣: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用于此处正确。②终南捷径: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用于此处正确。③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用于此处望文生义。④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用于此处对象不当。⑤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其后面不能带宾语。⑥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用于此处正确。)
18.C(A项句式杂糅,“叙述的名人逸事大多是以道听途说为主”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大多是…”“以…为主”两种句式应保留其中一种。B项搭配不当,“让广大青年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句中,“提高”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搭配,可将“提高”改为“增强”。D项成分残缺,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加上“推进”)
19.C(A.陈述主体是“天敌和猎物”,与横线前后的陈述主体不一致,故排除A项,同理,可排除B项。C、D两项的陈述主体都是“变色龙”,C项表述的内容主要是变色龙的“慢”带来的“效果”,即“使天敌和猎物把它误认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而D项强调的是“天敌和猎物的误认”。)
20.①是研究成果物质层面的度量②著作只是承载学问的外壳③绝不是以著作等不等身来衡量的(6分)
21.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内容完整2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连贯1分。)
四、作文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彭时,字纯道,是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修撰。第二年郕王代理朝政,令彭时与商辂入阁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听到继母去世的消息,他极力推辞,不被允许,这才接受了任命。做官一年就参与大政,在这之前是不曾有过的。 天顺元年,进入内阁(任职),兼任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从三杨之后,被皇上亲自提拔上来的只有彭时与岳正二人。而皇上趋向任用李贤,多次召见李贤单独问话。李贤一向看重彭时,退朝后一定会向彭时咨询。彭时引用义理与他争辩可否,有时到变了脸色的地步。李贤最初对他有些抵触,时间长了也就服他的诚实正直,说:“彭公是真正的君子啊。” 皇帝命令李贤全部任用北方人,南方人必须像彭时这样的才可任用。李贤把这话告诉了彭时。不久,中官牛玉宣布圣旨,彭时对牛玉说:“南方的人士水平超过我的有很多,怎么可以压制他们。”不久,选拔了十五个人,南方人有六个。门达陷害李贤,皇上为此困惑,说:“罢去李贤,将要专门任用彭时了。”有人将这话传给彭时,彭时惊惧地说:“李贤有经国济世之才,怎么可以罢免?”因此极力替他申冤,并且说:“李贤离开,我彭时也不会单独留下来。”这话传到皇帝那儿,皇帝罢免李贤的想法就消除了。成化元年,彭时升任兵部尚书。 成化四年,彭时说:“大臣的升降,应该由皇帝的心意来决断,或者聚集群臣议论。不能全部委托给臣子,使大权落在他们手中。”皇上虽然没有听从,但从内心里称赞他的忠诚。成化五年(1469),因生病休假。过了三个月,皇帝催促他入阁工作,免他上朝参见。京城附近、山东、河南发生旱灾,他请求免去夏税和盐钞。京城米价昂贵,他请求打开粮仓拿出储存的五十万石粮食平价卖出。皇帝都听从了。彭时凭借旧臣的身份被倚重,遇到事情争执不回避。而这时皇帝怠于政事,大臣很少能见到皇帝。 成化七年,彭时疾病复发,请求辞官。皇上安慰挽留他,彭时没能离职。彭时常常借着灾变上书劝谏,(这些奏章)有的被留在宫中,有的被下发给主管官吏,大多受到阻隔,他悒悒不得志。成化十一年正月,因任职期满晋升为少保。过了一个月去世,时年六十岁。彭时在朝为官三十年,孜孜不倦地为国尽忠,保持公正顾全大体,办完公后,不曾把政事告诉子弟。有所议论推荐,不让家里人知道。闲居没有懒散的神情,服饰器用俭朴节约,没有声乐的侍奉,不合乎道义的他不接受,有古代大臣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