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
2017年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三)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派:老子、庄子、孟子重直觉,墨家、名家重观 察、分析,《周易大传》等兼颀重直觉和观察分析。
老庄思维方法的精义是主张以一颗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作为万物本根的道。老 子把“为学”和“为道”对立起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没有价值,应当“绝学”,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损”的功夫,也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功夫。 有了一个无疵的“玄览”,就能“不窥墉,见天道”,即直觉万物本原的道。老子此说,至 庄子更得到发展。庄子主张以“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方法去“见独”、“体道”、 “睹道”,认为“无思无虑始知道”。这就是要去掉一切知识、感情、欲望、思虑,去直接 感觉万物本原的道。
孟子思维方法的精义是“尽心”,尽心即尽量发明此心。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 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也是一种直觉法,这种直觉方法与老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 反省内求,而不是冥而直往的外求;它不废弃思,也不完全反对博学,不过其“思”的功夫 是用在“内省”上。
老庄和孟子的直觉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陆九渊、王守仁“明心尽性”的方法即祖述 孟子,而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的方法中,则有老庄方法的成分。
墨家颇致力于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从他们断言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可知他们也注重实验。 但他们对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如何实验的具体方法,则未做论述。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把此 种方法当作神秘的技术秘而不宣之故。名家中的惠施,也很注重外物的观察与分析,史称他 “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散于万物而不厌”。名家中之公孙龙则特别注重 分析。公孙龙有“离坚白”的命题,认为一块石头的坚性和白性是相互分离的。墨名二家注 重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是发展了自然科学和逻辑学。墨名二家之学的中绝失传,使中国传统 的思维方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派别。虽然后来的科学家比较重视实测,如张衡、僧一行、沈 括等,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哲学家也提出过一些重视观察和分析的理论,如 明代哲学家方以智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命题,即认为哲学寓于实证的自然科学之中。但 总的看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缺乏关于观察的系统理论,对分析也比较轻视。
《周易大传》则有兼重二者的倾向,显得比较全面。它一方面强调观察和辨析,“观乎 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类族辨物”,如此等等;另一方面强调“精义 入神”,“穷神知化”。“入”即直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对神化的知识建立在道 德修养的基础上,也属于直觉。《周易大传》的这种方法,对后世影响也很大。邵雍、张载、 程颐、朱熹的思维方法,都属于此类型。
(摘选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主张废除思考去掉知识,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客观的万物本原 的道。
B.孟子、陆九渊、王守仁不完全否认思与学,与老庄冥而直往的外求不同,而是反省内 求。
C.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命题的明代哲学家方以智,比较系统地总结出观察和分析的科 学理论。
D.《周易大传》兼顾直觉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法,不仅显得比较全面,而且对后世影响 也很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庄和孟子思维方法的精义虽各不相同,直觉的对象也各不相同,但都是一种直觉法。
B.墨名二家之学中绝不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技术秘而不宣,以致未能传承下来。
C.名家讨论的一些命题,如“离坚白”之论,虽有较浓的诡辩色彩,但客观上发展了逻 辑学。
D.虽然后来的科学家都比较重视实验,但“实测”仍不是中国传统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思 维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的方法成为当今主导的思维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哲学不再讲直 觉。
B.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派,各派在思维方法上各有侧重,互有优劣。
C.名、墨两家倡导的观察、分析的方法在儒家内部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占主导地 位。
D.重直觉、轻分析的学术风气,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坝上的云王巨才
到坝上,像猛然闯进陌生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
最惹人的,是那铺天盖地、惊心动魄的云。大团的,如雪域高原巍峨耸峙的群峰,小些 的,则像一垛垛随意堆积的棉绒。大团小团的云,逶迤纠结,撕扯不断,威风八面地布满整 个天空,让人顿生敬畏。
云是低垂的,似乎伸手便可抓到一把。云又是静止的,半天见不到些许变幻。太阳倒像 是游动的。当太阳躲在背后的时候,云会呈现浓淡深浅不同的状态,而当她一旦露脸,所有 的云团便立刻镶上耀眼的金光,像聚焦在一万只强光灯下,轰轰烈烈,辉煌无比。
云层的上面,是湛蓝的天幕。那蓝色,也是辽远的,深邃的,洁净神圣的,伫望之际, 总有一种心底空茫,万念倶消,乃至整个人都要被融化的感觉。
这样的天空是能够让人陶醉的,感动得掉泪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蓝天白云下的塞罕坝,位于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界处,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原”。 真不敢相信大自然竟有这样神奇的灵感,把一片辽阔的原野摆布得如此周到,协调,精 妙绝伦。
中心的位置自然是浩浩渺渺、波光幽幽的湖水。从环湖小道走过,不时会有打挺的鱼儿 跃出水面,挑逗人们的游兴;茂密的水草间,也会有不知名的野鸟猛地从身边腾起,像故意 吓你一跳,而后带着一串悦耳的鸣声顽皮地向远处飞去。湖的四周,是巨幅地毯般铺展开来 的草甸,草是浅黄色的,上面缀满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等五颜六色的野花,像 是给湖水镶了一圈璀璨的璎珞。再远处,便是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次第排开的白桦林和油松 林,那白桦和油松都像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高矮粗细全都一样,看去如同士气饱满的军阵, 齐刷刷布满大小冈峦,煞是雄壮,威严。
谷底是一条小溪,泠泠有声,清澈见底。老曲说这便是滦河的源头,为保证京津用水安 全,这一带是绝对不许污染的,连种地都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小溪对面便是内蒙古地界,山 坡上一排青砖红瓦的平房,老曲说那村子叫十二座连营,属克什克腾旗。我问他家在什么地 方,老曲左手一指,说就是远处沙柳树下的那几排房子,叫西连营。问光景过得咋样,答说 还行吧,你们租的这三匹马都是我的,两个月旅游旺季,少说也能收万把块钱;平常时间, 房前屋后种点荞麦莜麦土豆萝卜什么的,基本够一家人吃了;也没有什么负担,两个孩子一 个在湖南上大学,一个在县政府上班。农村人要求不高,能自给自足,自由自在,也就满足 了。
老曲70多岁,脸膛黑里透红,看去不到50。见我们七嘴八舌连声称羨,他憨厚而不无 幽默地表示,生活在这个地方,再不显得年轻些,能对得起身边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吗?
第二天,走进农场展览馆,发现另一个精彩的伏笔!
原来,这些让我们一整天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的秀美风光,这被称作河的源头、云的故 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的塞罕坝,既非老天恩赐,也非祖宗馈赠,而是当代英 雄胼手胝足、生死以之的杰作。
这方曾是皇家林苑的风水宝地,历经放围垦种和战乱破坏,全国解放时已变成风沙肆虐 的莽莽荒原。为了“给北京阻沙源,给天津涵水源,给国家增资源,给地方拓财源”,1962 年2月,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到这里安营扎寨,开始 了植树造林,重建绿色屏障的征程。共和国版图上,一个新型的国营林场由此诞生。
想想看,那是一种何等艰苦卓绝的征战: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最低可达零下40摄 氏度。全年降水量仅417毫米,无霜期也只有42天。又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质供应极度 匮乏。正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年轻的创业者们不避风霜劳苦,吃窝头,住窝棚,饮 雪水,抡铁镐,历经一次次失败,又夺得一个个胜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硬是在这片海 拔1500米以上的荒沙地上,营造出一派葱茏的绿意。现在,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 1658平方公里。这中间,自然包含几代林业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有说不完的感天动地的 故事。
汽车沿京承高速公路南行,过了古北口,天气又变得灰蒙蒙的。如同从一场美轮美奐的 舞台情景中返回现实,思绪纷然,感慨丛生。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描绘坝上的云以及云在太阳下的不同形态,表现云辽远洁净神圣等特点,是为了 引出下文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
B.文章运用移步换景和比拟的手法,通过对色彩、声音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秀美的塞罕 坝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天然馈赠。
C.文中写几代林业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征战,表现了造林护林者的艰辛与奉献,也从侧面 表现塞罕坝曾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
D.文章通过塞罕坝风光的描写、与老曲的对话和农场展览馆的介绍,将自然景色和人文 思考有机融合,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5开篇说塞罕坝“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 要分析。(5分)
6.作者发现的两个“精彩的伏笔”,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远的三十岁黄传会 2016年4月27日。海军舰载机某部一个训练日。
飞行员张超驾驶纤15战机,开始第六次陆基模拟着舰。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对准模 拟航母甲板,先是后轮,接着前轮,相继触地。一切都与预想的一样,完美“着舰”。
就在这时,飞机突然传来“电传故障”警告——这是纤15最高等级故障,一旦发生, 意味着战机将失去控制!
此时,时速超过二百四十公里的战机,机头急速上仰,尾椎蹭在地面,瞬间火花四溅。 按特情处置规定,飞行员可以立即跳伞,弹射手柄就在手边,只要一拉就能弹出。然而,张 超没有拉,而是竭尽全力将操纵杆推到底,牢牢把定,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 架造价数亿的战机。机头还在上仰,巨大惯性下,飞机骤然离地二十多米。万般无奈之下, 张超拉动弹射手柄,“嘭”的一声,连同座椅弹射出舱。由于高度太低,弹射角度太差,救 生伞尚未打开,张超重重摔向地面。紧接着,飞机轰然坠地,燃起熊熊大火。
从飞机突发故障到坠地,短短四点四秒。在这生死一瞬间,张超“推杆”,制止机头上 扬。正是这个选择,使他痛失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倒在距离梦想咫尺之遥的路上——再飞 七个架次,他将实现“上舰”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舰载机飞行员。
张超当然知道,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五倍、普通飞行员的二十倍。 从原来的“着陆”到现在的“着舰”,几百小时的模拟器训练飞行,几百小时的理论课 程,近百小时各种航空求生和自救课程,还有多架次的海上着舰训练……没有节假日,有点 时间就泡在模拟器上,困了就抱着模拟器眯上片刻。同室战友,多次听到他在梦中念叨“对 中……看灯……保角……”
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是舰载机飞行员最难却又必须通过的科目。它需要飞行员驾驶“飞 鲨”在与辽宁舰一比一的着舰区,连续多次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航母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 驾机从空中看,却像海面上漂浮着的一片树叶。着舰区域就更小了,驾驶战机精确地降落在 阻拦索之间,好比百步穿杨。
轻易不表扬部属的戴明盟夸奖张超:“别人用了十几个月完成改装训练,你只用了半年。 小伙子,飞得不错嘛丨”
相比于世界军事强国一百多年的航母舰载航空兵发展历史,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只能算 是“小学生”。张超与他的战友们在奋力直追!
张超三十岁,正处于生命最美好的时期。他的壮烈柄牲,带给人们的是撕心裂肺般的痛 苦和绵绵不尽的缅怀。数以千万计的网友在为张超的网上灵堂献花……
(摘编自黄传会《永远的三十岁》)
相关链接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 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 7.下列对张超英雄传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凭着执著的追求和拼劲,张超只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歼15战机的改装训练。
B.张超放弃跳伞的黄金时间,优先选择推杆保机是为了力保造价数亿的战机。
C.在四点四秒的突发状况下,张超没有按特情规定处理事故,说明他机警果断。
D.怀抱“上舰”梦想的张超,被迫跳伞,坠落地面,壮烈牺牲,让人痛心不己。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舰载机着舰的操控极为复杂,其操控难度越大,说明潜在的风险就会越高。
B.歼15“电传故障”一旦发生,战机就会失去控制,唯一逃生方法是立即弹射。
C.与普通的飞行不同,航母舰载机飞行的操控难度极大,训练要求极其苛刻。
D.陆基模拟着舰训练要求驾驶战机精确地降落在着舰区域极小的阻拦索之间。
E.飞行训练事故的发生,说明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中国海军舰载航空经验不足。
9.为什么说张超是“战友的航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岁。庆元元年类试,调泸川 尉,易什邡,再调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吴猎谕萄,泰之贻书曰:“使吴曦为乱,而士大夫 不从,必有不敢为;既乱,而士大夫能抗,曦犹有所惮。夫乱,曦之为也;乱所以成,士大 夫之为也。”改知严道县,摄通判嘉定。白厓砦将王壎引蛮寇利店,刑狱使者置壎于法,又 罥娃余人当坐死。泰之访知夷都实迩利店,夷都蛮称乱,不需引导,固请释之,不听,乃去 官。宣抚使安丙荐之曰:“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 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召泰之赴都堂审察,以亲老辞。差知广安军,未上,丁父忧。免 丧,知富顺监。去官,以禄禀数千缗予邻里,以千缗为义庄。知普州,以安居、安岳二县受 祸尤惨,泰之力白丙尽蠲其赋。丙复荐于朝,召赴行在,固辞。知果州。蹐零钱病民,泰之 以一年经费储其赢为诸邑对减,上尚书省,按为定式。民歌之曰:“前张后杨,惠我无疆。 张谓张义,实自发其端,而泰之踵行之。理宗即位,趣入对,言:“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 直言罪之,使天下以言为戒。臣恐言路既梗,士气益消,循循默默,浸成衰世之风,为国者 何便于此? ”上奇其对,以为工部郎中。其后言事者相继,无所避忌,自泰之发之。诏直宝 谟阁、知重庆府。为书以别丞相曰:“宰相职事,无大于用人有道,去自私之心,恢容人之 度,审取舍之择而已。”至官,俗用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卒。
(节选自《宋史•杨泰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 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B.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 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C.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 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D.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 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古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现指在高校任教职称较高的老师。
B.免丧是指皇帝格外开恩,特别允许官员在守孝期未满时,脱掉为父母守丧的丧服。
C.义庄指置买田地设立村庄,收租以赡养族中贫困的百姓,义庄是族人共有的财产。
D.工部是古代负责营造工作的官署,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泰之能吃苦,有个性。他年少时立志苦学,近十年来睡觉不设床榻;安丙向朝廷 推举他,皇帝召他赴朝,他都加以推辞。
B.杨泰之处事认真,有原则。他察访发现蛮人入侵不需接引,便据理力争建议不应判 处王壎等人死罪,王壎等人因而被释放。
C.杨泰之疏财减税,受人爱戴。他把自己积攒的禄钱发给邻里并建立义庄来救济百姓; 任职果州时,为各县邑减税,受百姓爱戴。
D.杨泰之不怕得罪人,直言进谏。理宗召他论对时,他劝谏要广开言路;他还写信给 丞相,劝告宰相要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吴曦为乱,而士大夫不从,必有不敢为;既乱,而士大夫能抗,曦犹有所惮。
(2)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使天下以言为戒。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①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
月明诗,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②解愠诗。
(选自《辛弃疾集编年笺注》)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遐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 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千丈”句,写凤凰栖息的梧桐孤危的生长环境,意在突出琴的不凡。
B.上阕“玉音” “横理”两句,描写琴声高卓不合流俗,琴身断纹横理高古名贵。
C.下阕“人散后”三句,描写友人月下试弹的琴声让退居赋闲的作者泪流不止。
D.下阕“不如”两句,借“南风”解愠的典故,重在劝勉友人多做有益百姓的事。
E.本词善用虚字,如用“偏”“定”“不如”等使感情抒发收放自如又变化自然。
15.这首词借“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一般人由于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反过来
“ , ”的做法是糊涂的。
(2)《阿房宫赋》中,杜牧描写娇媚美妍的宫女们在皇帝乘着宫车隆隆而过后,只能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以“ ”和“波涛如怒”两句,从山川
的角度描写潼关壮美的景象。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做好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事业,最怕没耐心、缺耐性,老是想一蹴而就,总是琢磨怎么
能立竿见影。
②人们不用为了某个对方不太熟悉的事物多费口舌,只需用一个彼此熟知的标签,就能 让对方如梦初醒。
③ 在当时的同类型“宣纸”中,“陈清款”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头魅,其他款“宣纸”只 能望其项背。
④《人民的名义》并非凌摩蹈空的艺术幻想,而是源于作者多年对官场文化、权力运作 的所见所思。
⑤桃李天下算是实现了,著1作等考还差得远,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将近几年的教学经验 整理给后辈。
⑥手机公众号、客户端等各种推送越来越多,让人置身繁杂的信息之中,往往也只能走 马观花去阅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关系到迁移人口是否接受公平的教育,关系到产业升级能否顺 利实现。
B.任何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不得非法使用、收集、加工他人 个人信息。
C.要健全和规范必要的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増强人们对国家和民 族的认同感。
D.“雪龙”号科考船本航次安全航行约3.1万海里,获取了大量航海数据,在航海史上 具有里程碑。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尽管在国家的倡导之下,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①不读书的人更多。②喜欢 读书的人一年可能读几百本书,但不喜欢读书的人,可能一年连一篇文章都不读,③别 说读完一整本书了。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读书,④读更多的书,⑤不是少数人读了 多数的书,多数人却⑥不读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指纹识别技术,一旦 ① ,就无法通过更改指纹方式解决指纹泄密问题。
相比于指纹的身份识别技术,“脑纹”识别 ② 。由于识别信息来源于大脑
产生的实时脑电波信号,降低了非法窃取的可能性。即使发生“脑纹”信息泄露事件,也可 更换识别内容,从而 ③ 。
21.下面是关于“老年人与子女交流”的调查统计图表,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微信 对老年人与子女交流的影响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 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在一些旅游团特别青睐的大学,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动物园” “人民公园”, 学生成了“被参观”的对象。众多游客进入,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校方出台限制一切外来 人员进入的规定,引发网民热议。
材料二
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说,为最大限度地开放文化资源,故宫除了采用分散参观人流, 开放更多区域等措施,目前正在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观众走进模拟空间, 就可穿越时光穿梭于北宋市井。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关于“公共资源的开放方式”的什么联想与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2017年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三)参考答案
1.(3分)C (方以智提出过观察和分析的理论,但不是比较系统的理论)
2.(3分)B (过度解读,因果关系不成立)
3.(3分)A (于文无据)
4.(3分)B (不是“移步换景”,而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景)
5.(5 分)
①勾起读者阅读的好奇心。②表达对塞罕坝的惊奇与赞美,引出下文对塞罕坝秀美风 光的描写。③与文末写归途中的污染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对塞罕坝的珍惜。
答对第①点给1分;答对第②点给2分;答对第③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6.(6 分)
①第一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老曲之所以能身心年轻生活满足,是因为塞罕坝青山 绿水、蓝天白云优美环境的庇护。②第二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塞罕坝之所以有青山绿 水、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是因为几代林业工作者植树造林艰苦创业造就的。③两个“精 彩的伏笔”,层层递进,强调塞罕坝美好生活和优美环境源自几代林业英雄艰苦卓绝的努 力与奋斗。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7.(3分)C (“张超没有按特情规定处理事故”不是为了 “说明他机警果断”,而是为了 表现他舍身为国)
8.(5分)B E (B项,“唯一”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E项,以偏概全,中国海军舰 载航空经验确实不足,但不能以一次“飞行训练事故的发生”就得出“中国海军舰载航空 经验不足”的结论。)(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满分)
9.(4 分)
①飞行技术的追求是战友的航标。张超不畏艰苦,刻苦训练,只用半年就完成别人用 十几月才完成的改装训练,是战友的技术楷模。②生死攸关的抉择是战友的航标。张超把 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舍己为公、不怕牺牲,是战友的的精神榜样。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0.(3分)C (标点应为“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 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
11.(3分)B (“免丧”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12.(3分)B (“建议”并未被采纳,“王壎等人”也未被释放)
13.(10 分)
(1)假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 抗争,他还有所畏惧。
大意3分;“使”“既”各1分。
(2)陛下以直言敢诛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言而加罪他们,使得天下人以进言为戒。 大意3分;“求”“而以”各1分。
【参考译文】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年少时立志苦学,有将近十年时间他睡觉不设床榻。 庆元元年参加类试,调任泸川尉,后改为什邡尉,又调任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吴猎宣谕 蜀地时,杨泰之给他致信说:“假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 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抗争,他还有所畏惧。叛乱,是吴犧所为;而叛乱所以得逞,士 大夫(不与他抗争)所造的。”改任严道县知县,摄嘉定通判。白厓砦守将王壎招引蛮人 侵掠利店,刑狱使臣将王壎诉诸法庭,又牵连其他的人罪当论死。杨泰之察访得知夷都实 际上靠近利店,夷都蛮人作乱,不需要接引,坚决请求释放王壎等人,他的建议不被采纳, 于是罢官而去。宣抚使安丙举荐他说:“蜀中名儒杨虞仲的儿子,在逆臣发动叛乱时,劝 说执政的人不要妄动;他的建议得不到采纳,于是拂衣罢官。假如他获得些许权柄,一定 会临危受命。”皇帝召杨泰之到朝廷参加审议,他以双亲老迈辞却。差知广安军,还未赴 任,遭父丧。服丧完毕,知富顺监。之后辞官而去,把几千缗禄钱发给邻里,又用几千缗 禄钱建立了义庄。知普州时,因为安居、安岳二县受祸惨烈,杨泰之极力请求安丙全部免 除他们的赋税。安丙又向朝廷举荐他,皇帝召他赴朝,他坚决辞却。后来知果州。踌零钱 侵害百姓,杨泰之用一年经费的赢余为各县邑减税,此法上报尚书省,于是成为规定。百 姓歌颂他说:“前张后杨,对我们恩惠无疆。”张指张义,由他发端,而泰之继行其后。 宋理宗即位,杨泰之急促入朝论对,说道:“陛下以直言敢谏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 言而加罪他们,使得天下人以讲言为戒。臣恐怕言路堵塞之后,士气会更加消沉,众人都 唯唯诺诺,默默无闻,逐渐形成衰世之风,治理国家的人为什么要安于这种状况?”皇上 认为他的论对很奇异,让他任工部郎中。后来论说政事的人相继不绝,都无所避忌,这种 情形是由杨泰之发端的。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他写信告别丞相说:“宰相的职责,没 有比用人之道更重要的,去掉自私之心,恢宏容人的气度,审明取舍之途。”到任后,风 俗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去世。
14. (5分)C D (C项,不是友人试弹,而是作者试弹;D项,重在抒发自己虽不为所用, 但仍心念百姓,而不是重在劝勉友人)(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满分)
15.(6 分)
①以琴名贵不凡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才华。②以幽愤的琴声表达自己不为朝廷重用的 不甘与愤懑。③以还琴友人,让友人弦歌百姓,来表达自己虽不为所用,但仍心念百姓。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16.(5 分)
(1)于其身则耻师焉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3)峰峦如聚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 分。
17.(3分)A (②“如梦初醒”、⑥“走马观花”使用不当)
18.(3分)C (A项,不合逻辑,单面对双面,应改为“京津冀教育能否协同发展”;B项, 语序不当,应调为“收集、使用、加工”;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3分)C (第①空需转折;第②空不能用假设)
20.(5 分)
示例:①指纹信息遭到窃取②具有可更换识别内容的优势③有效提升身份识别的 安全性(或“有效改进身份识别技术”)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
21.(6 分)
示例:微信成为老年人与子女交流的第二大方式,比例仅次于电话,高于面对面交流; 在使用微信后,36.92%的老年人认为与子女面对面互动有增加。
内容,4分;语言表达,2分。
22.(6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