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二中学2017年人文特色实验班培养方案
根据《宜昌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宜府办发[2016]57号)以及宜昌市政府和宜昌市教育局要求,探索人文特色自主招生实验班的培养路径,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特制定“宜昌市第二中学人文特色实验班”培养方案。
一、办班宗旨
1、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积极构建人文社科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国家人文社科类特色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2、构建人文社科类特色实验班管理新思路和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通过“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校人文特色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养目标
在高水平完成国家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包含人文国学类及财经政法类等特色课程,使学生人文方面的潜力得到深入挖掘,人文社科类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并借助高校自主招生平台帮助学生进入人文社科类知名大学深造。
三、选拔方法
面向全市初三学生采用自主招生方式进行,学校将发布自主招生简章。综合素质高且在人文社科方面有特长和培养需求的学生,在文学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自主报名或经初中学校推荐报名,我校组织笔试并进行面试选拔。
四、培养方式
1、班级管理实行‘’双导师制”:班主任+学科教师。
2、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法。采取“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的能动式课堂学习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和高校、群团组织(文联、广播电视、书法协会等)的合作,开展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素养。
3、搭建卓有成效的 “出口”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举办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种知识竞赛,参加教育部门和重点高校组织的夏令营,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以便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和充分展示其才华,从而对接高校自主招生。
五、课程设置
(一)完善四级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确保开齐开足:
语文、数学、英语
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
体育(2/周)体育活动(2/周)
信息技术(1/周)
2、拓展课程体现分层分类(每周2课时/科)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人物传记选读》《史记》选读、《外国小说欣赏》
地理:《旅游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保护》《人文地理》
历史:《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中西方哲学史》
3、特色课程体现人文选择(每周4课时):
高一上
博雅讲堂:巴楚文化、乡土历史、信用与金融、法商学
人格光辉:孔丘、屈原、林肯
经典导航:唐诗诵读100首、精读《论语》精读古文10篇
时文泛读:奇文共赏析(每周两篇)
创意写作:A故事新编 、B格律新诗、C公文写作
高一下
博雅讲堂:文化遗产、逻辑入门、 创业与经营、 区域规划
人格光辉:杜甫、苏轼、托尔斯泰
经典导航:宋词诵读100首、精读《孟子》精读古文10篇
时文泛读:奇文共赏析(每周两篇)
创意写作:A青春足迹、B自由新诗
高二上
博雅讲堂:伦理与礼仪、经济全球化与个人生活 、政治地理、法官·检察官·律师
人格光辉:鲁迅 、胡适、苏格拉底
经典导航:古诗诵读100首、精读《诗经》精读古文10篇
时文泛读:奇文共赏析(每周两篇)
创意写作:A话剧剧本、B近体古诗
高二下
博雅讲堂:哲学与人生、希腊神话、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人格光辉:司马迁、陈寅恪、甘地
经典导航:新诗诵读100首、精读《楚辞》精读古文10首
时文泛读:奇文共赏析(每周两篇)
创意写作:A小小说、B论文写作
4、活动类课程(每周2课时)
播音与主持、演讲与口才、影视编导、动漫动画、戏剧表演、模拟听证会、模拟拍卖、模拟法庭、书法与篆刻、绘画与摄影、民乐与舞蹈、艺术体育与健美操、名著改编英文电影赏析(影视赏析)等。
(二)建立特色课程资源库。
一是利用本校优质资源,组织教师和教师团队进行开发;
二是借助宜昌教育界优质资源,组织校外兼职教师进行开发;
三是借助社会团体及专业机构资源,结合学校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四是与高等院校结对办学,充分利用高校师资资源进行大学先修课程开发。
真正实现按需开课,构建包含宜昌市中学名师、湖北省乃至全国知名作家及学者、高校教授、企业家、社会团体及专业机构等为主的立体课程资源系统。
六、师资配备
在师资配备上根据人文特色实验班的培养目标需求,配备最合适的教师团队,并在市教师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调配教师支撑人文特色实验班的管理与教学。
1、班主任选任程序:教师个人提出申请——人文特色实验班工作小组进行考核——人文特色实验班领导小组评估——校长聘用。
职责:班级管理;协调学科教师、特色课程教师的教学;定期召开班级教育教学研讨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记录实验班管理手册。
2、学课教师选任程序:同班主任选任程序一样。
职责:学科教学,协调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导师工作,发现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
3、督查:由领导小组负责、督促管理。
七、保障措施
1、按照智慧教室建设的标准,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室及公共空间等物理空间环境。
2、成立专门的培养组织机构,制定可操作的考核、评价、认定方案。
3、划拨专项培养经费,用于班级特色课程开发,特色活动组织开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