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27.《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
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 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
C.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 D.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8. 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文学革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改变了民国政府教育的旧体制 B.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
29.右图是一张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据此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B.重视采用现代金融措施克服经济困难
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固了红色政权
30.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A.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
B.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D.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
31.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32.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C.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
33.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 -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 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34.1865年美国非洲裔第一次参加林肯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的游行;1917年妇女第一次参加威尔逊总统就职典礼的游行;1963年第一次由一名女法官主持约翰逊总统宣誓仪式;1981年里根总统就职典礼电视转播第一次为有听力障碍者提供闭路字幕。这些“第一次”折射出美国
A.民主制度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B.总统就职宣誓仪式能与时俱进
C.妇女的政治地位在不断提高 D.总统就职典礼缺少统一的仪式
35.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60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喜冬暖夏凉,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特别需要注意通风、排水良好。
其原产地为法国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
薰衣草精油是天然香料骨干产品之一,中国原无种植,为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中国从国外引进苗种,
作为重点项目发起冲锋,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当时驻扎在伊犁河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4年新疆
薰衣草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开始试种,伊犁河谷虽具备不少优良条件,但冬季酷寒是巨大的挑战,在最初的几个冬天,很多薰衣草冻死了。后经过试验、引种和驯化,解决“落户”问题后,1978年伊犁河谷进入大面积种植阶段。现在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近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薰衣草精油年产量达10万公斤左右,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2002年5月,新疆农垦专家在阿尔泰山山麓意外发现了大量野生薰衣草群落,面积连绵达100平方公里。图5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集中种植区。
(1)说明伊犁河谷有利于薰衣草生长的气候条件。(8分)
(2)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却能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
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分析与普罗旺斯相比,伊犁河谷薰衣草能花开两季的原因。(6分)
(3)推测1978年以来,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新疆阿尔泰山区发展薰衣革种植的可行性。
问题②:说明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阿尔泰山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置见图6)上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耕地面积只占很少的比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作为第四纪冰期欧洲的冰川中心,受第四纪冰川的强烈作用,半岛上冰川地形非常普遍。半岛西海岸是峡湾的大本营,两岸多为高峻的山崖,是船舰的良好停泊地。这里也是维京海盗的故乡,曾有研究者称,维京海盗开始劫掠欧洲的时代,恰好是一个地球暖期的开始。
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较重的海水。科学研究发现,在挪威纳柔依峡湾35米左右的浅水区,生存着深海300米以下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腮。在峡湾浅水区便能形成类似深海环境(终年黑暗,阳光完全不能透入)的现象称之为“深水浮现”。
(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说明在峡湾形成“深水浮现”现象的原因。(6分)
(3)分析维京时期峡湾地区海盗盛行的主要原因。(10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事关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改革逐步深化,群众用药负担有所减轻。
材料一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4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
干意见》指出,要围绕解决医药领域突出问题,提高药品供给质量疗效,确保供应及时,促进药品价格合理,使药品回归治病本源,建设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材料二 此次药品领域的重大改革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力争解决我国药品领域乱象顽疾。主要包括:在生产环节关键是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严格药品上市审评审批,加快推进已上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在流通环节要重点整顿流通秩序,改革完善流通体制,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在使用环节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使药品回归治病本源,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1)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改革的依据。(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药品领域的重大改革对相关经营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启示,并简要概括其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积极影响。(1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
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 -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改善文化民生、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10分)
(3)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每条10~30个字)(4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主体是家庭,但是其管理主体是各级官府或国家。官府主要通过
均田制来保障农民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一农田来耕种,同时建立常平仓、义仓,对灾民进行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唐代政府还通过对老年人免除徭役、高牟改授的方式以及官员致仕(官员正常退休)制度,保障在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老人有一个相对幸福的晚年。同时,唐代统治者在法律制度方面对妇幼进行一些特殊的规定,以保证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民间性的保障体系,包括宗教组织特别是佛教寺院开展的慈善救助,宗族宗党内部和部分富人的救助保障以及商会行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开展的救助工作。
----张莉《唐代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得失及当代启示》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坚信,只有国民摆脱了穷与弱,国家才会变得强大起来。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周游欧美各国,在吸收欧美各国先进福利思想的基础上,撰成《大同书》,在批评中国传统宗族慈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恤穷慈善观,描绘了大同世界中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的精美蓝图。在蓝图中,他构想出公养、公教、公恤等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慈善公益体系。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的福利思想的最初来源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和均乎思想。后来,他吸收了西方各种流派的思想,将它发展为自己的福利思想观,主要体现在民生思想中。同时,孙中山十分推崇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并将它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李瑞《建国前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概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思想家有关社会福利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开“创新理论”的先河,该理论对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经济发展”,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和经济发展,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一摘编自范建平《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创新与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日本的野鸟观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一个高潮。日本北海道地广人稀,岛上遍布火山、湿地、森林与湖沼,为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条件。在当地人悉心的保护和适当的生态旅游建设下,加之日本发达的观光产业以及极佳的旅游体验,北海道吸引了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前些年,英国媒体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北海道:众神的花园》,重点介绍了当地的鸟类,进一步提升了北海道作为观鸟胜地的国际形象。图7示意北海道主要湿地与鸟类分布。
分析日本北海道观鸟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43.(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的交界处,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是周边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然而,这片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也是开矿人眼中的宝地。一些地方长期以来违法探矿采矿、兴建水电站现象严重,公路直通保护区核心区,使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图8示意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置。
分析矿产开发、工业活动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桑弘羊在汉武帝时直接掌管中央财政近三十年,《史记》称赞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以前,许多经济行政权由中央与地方分掌,形成经济上的割据状态。他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均输政策,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掌各郡国均输事务。将以前由各郡国经办的贡物运输集中到中央处理。
统一全国粮食、盐铁等财政行政。到武帝后期,盐、铁、均输已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再加上铸币权的集中,中央掌握经济命脉。他肯定山林川泽为国家所有,故应该加以控制,不能自由开放,他认为山泽之利必在深山穷谷之中,如果自由开放,事实上归豪强所专有,如此,小则兼并百姓,大则危害国家。他认为农业不是致富的唯一本源,商业也是致富的本源。他认为没有商业,则财富之源流断绝,而财物的消费即会缺乏,他从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工说明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桑弘羊经济改革的作用。(6分)
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日本,根据政治立场与历史观的不同,对参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差距很大。以致
出现多种称呼,如大东亚战争、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十五年战争、美日战争、远东战争等。日本的学界和教科书较多采用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这一名称起源于1945年底在日本报刊连载的《太平洋战争史》。驻日盟军司令部试图通过太平洋战争史观的历史叙事,以获得日本社会对处理战犯问题以及民主改革问题土的支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日本保守派偏爱使用的名称是大东亚战争,这一称呼在1941年的日本大本营会议中首次确定,声称日本为了解放亚洲而驱逐欧美势力,通过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投降后,驻日盟军司令部曾明令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但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生效后,该命令失效,同时,日本政府至今也没有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
----摘编自周俊《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日本视角下的战争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近代侵略战争认识出现差距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和“大东亚战争”名称存在的问题。(9分)
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黄遵宪(1848-1905)早年即经历动乱,关心现实,主张通今达交以“教时弊”。从1877年到1894年,他以外交官身份先后到过日本、英国、美国。经过亲自接触资产阶级文明和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他树立起“中国必变从西法”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激荡下,开始诗歌创作的新探索。
他深感古典诗歌“自古至今,而其变极尽矣”,再继为难。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广泛反映了诗人经历的时代,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黄遵宪的诗歌,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随近代科学而涌现的新事物,拓宽了题材和反映生活的领域,写出了古典诗歌所没有的新内容。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诗本着“善作”的精神,沿着“矜奇”的趋势,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梁启超誉其为“独辟境界”,是“诗界革命”的巨匠和旗帜。
----摘编自孙静《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黄遵宪提倡“诗界革命”的历史因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