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9:柳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学科说明.doc
八、样卷
注:为更好引导教师理解样卷,本样卷特对科学探究题做了试题解读。
生 物
(考试时间:地理、生物共120分钟,生物总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答案无效。
4.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根据生物基本特征,判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B (容易题,理解)
A.玻璃门 B.含羞草 C.机器人 D.大理石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D (容易题,了解)
A.水→草→牛 B.草籽←麻雀←鹰
C.阳光→鼠→蛇 D.草→吃草昆虫→食虫鸟
3.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求达到的目的,其中正确的是A (中等题,了解)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在镜筒下降时 眼睛要注视目镜
C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D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
4.请比较图1中的两幅图,识别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D (容易题,理解)
图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⑤⑥⑦
5.若你的手指不慎被划伤,感觉到痛。这种痛觉说明皮肤中含有 A (容易题,了解)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
6.餐桌上常见的黄豆和玉米,其营养物质分别主要来自B (容易题,理解)
A.种皮、胚芽 B.子叶、胚乳
C.胚芽、子叶 D.种皮、胚乳
7.桃花的结构中,被摘除哪一结构后将不能结出桃 C (容易题,理解)
A.雄蕊 B.花瓣 C.子房 D.花萼
8.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于同一事实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请判断下列陈述属于观点的是 C (中等题,理解)
A.鸟类有喙无牙齿
B.眼球结构中有视网膜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9.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 B (容易题,理解)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10.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丽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韭菜、西红柿、紫菜。要使这份午餐营养搭配更合理,你认为还需增加的是A (中等题,应用)
A.牛肉、鸡蛋 B.花生、黄瓜 C.馒头、生菜 D.面条、茄子
1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 (容易题,了解)
A.肺 B.咽 C.喉 D.气管
12.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B (中等题,理解)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3.下列反射中,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B (容易题,理解)
A.聋哑人用“手语”交流 B.眼前出现强光马上闭眼
C.听到感人故事潸然泪下 D.看到红灯立即停车等候
1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 C (容易题,理解)
A.骑自行车上学 B.出门随手关灯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
15.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一种节肢动物,有关蝉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 (中等题,理解)
A.身体分节 B.附肢分节
C.体表有石灰质外壳 D.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16.2016年是中国农历的猴年,猴以其灵巧敏捷、机灵活泼的特性深受人们喜欢。它的身体被毛、胎生,请判断猴属于C (容易题,理解)
A.鸟类 B.两栖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
17.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 A (容易题,理解)
A.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D.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18.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D (容易题,理解)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19.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这是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 C (容易题,理解)
A.水 B.淀粉 C.麦芽糖 D.蛋白质
20.艾滋病、乙型肝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D (中等题,了解)
A.病毒能独立生活 B.乙肝病毒属于植物病毒
C.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D.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1.图2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正确的是 B
(中等题,了解)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
B.菜豆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C.蝶形花科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少
D.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的亲缘关系远
22.湖南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从海南引进野生水稻,与当地水稻品种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这体现了 A (容易题,理解)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23.“三月柳州,紫荆花开,放眼龙城,婀娜多姿”。紫荆苗木一般用扦插方式繁殖,如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扦插的是C (容易题,了解)
A. B. C. D.
24.下列各项中,表示男性体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D (难题,理解)
A.44+XY和22+X B.22+XY 和X、X+Y
C.44+XY 和X、Y D.44+XY 和22+X、22+Y
25.下列生物的变异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C (中等题,理解)
A.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 B.杂交技术培育高产奶牛
C.水肥充足地里长出大花生 D.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
2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错误的是 D (容易题,理解)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个体由小到大
2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C
(中等题,理解)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28.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B (难题,理解)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29.有一学生不小心落入水中,救上来时,口鼻内有大量污物和异物,且呼吸停止。为了确保呼吸道通畅,应对其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D (容易题,应用)
A. B. C. D.
30.“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同学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容易题,理解)
A.大量饮酒,借酒消愁 B.公共场所,可以吸烟
C.按时作息,拒绝熬夜 D.吸食毒品,不会伤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备注:此题无标识的空,难度均为容易题。
31.(6分)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片,A、B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或CO2)
(选填“二氧化碳”或“氧气”);当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则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或O2 ) 。
(2)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
叶绿体 (填细胞结构),合成储藏能量的 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中物质A、B是通过 气孔(中) (填结构)进出叶片的。
(4)如果B代表的物质是水蒸气,表示该叶片在进行 蒸腾 作用。
32.(6分)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如图4所示,表中的A、B、C取自健康人的三种液体(血浆、原尿和尿液)。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克∕100毫升) 液体名称
A B 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4表示的是 肾单位 结构示意图,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 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 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重吸收(中) 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代表的液体是 尿液 。
(4)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
肾小管 (难)发生病变。
33.(8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果蝇的翅有长翅
和残翅,为此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图5
所示,请根据以下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 长翅为
显性性状。
(2)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则亲代长翅、
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中) 、 aa(中 ),
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Aa(难)。
(3)在子二代的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个体所占的概率是 2∕3(难);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是由 遗传物质 的变化引起的,称为可遗传变异。
(4)己知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则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4(中) 条。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试题解析】
本题共两大题,两大题预期分别从宏观与细节两个不同层面对学生实验探究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第一大题侧重宏观考查,如: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一般流程、设计探究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的掌握情况等;第二大题侧重细节考查,如:针对每个宏观流程的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两题各有侧重也互相融合。题例如下:
34.(5分)王萌发现年糕这种食品很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
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二步
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
打开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
塞紧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
打开
第三步
恒温培养(1周) 25℃ 25℃ 5℃
第四步
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将玻璃瓶中的微生物 杀灭 。
(2)实验共设置了 两 组对照实验,当第1组与第3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 温度 。
(3)分析第1组与第2组实验结果得知,引起年糕发霉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 。
(4)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王萌还应怎么做? 重复实验(中) 。
【试题解析】
第1空:考查学生对实验某一步的具体操作
第2空:考查是否能从具体的实验设计中选出对照实验
第3空:考查是否能选出控制变量
第4空:考查能否正确分析实验证据
第5空:考查是否理解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35.(5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围绕 “浮头”是否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注:溶氧量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含有的氧气量。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把三组金鱼分别放入经过去除氯气的自来水中,将三组水中的溶氧量设置为不同浓度。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浮头现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X
甲 4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110 115 111 112 浮头次数多
乙 6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73 78 74 75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丙 8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58 60 62 60 不浮头
(1)请你根据兴趣小组的实验作出假设:金鱼发生“浮头”现象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 。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水中的溶氧量越 低 (填“低”或“高”),金鱼的呼吸频率越 高 ,金鱼“浮头”现象越明显。
(3)表中X的含义是三次呼吸频率的 平均(中) 值。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若将自来水煮沸冷却后使用,重复上述实验,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加快(难) 。
【试题解析】
第1空:考查应用题干背景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第2、3、5空:考查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实验数据
第4空:考查是否理解取平均值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