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接本

3773考试网专升本考试河北专接本正文

2017河北专接本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12-1 18:05:15

1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政治(公共课)考试说明
Ⅰ.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
1.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部分重大时事。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状况、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实际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重点是辩证法和历史观部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
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基本要求的认识情况,以及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时事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了解情况和分析辨别能力。
5.对各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区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性试题(含时
事)占 40%,能力性试题占 60%。
2.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 分。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30 分)、多项
选择题(10 分)、论述题(18 分)和材料分析题(42 分)。2
Ⅱ.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理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从整体上把
握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
2.哲学与方法论(掌握)
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
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说哲学又是方
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4.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对待哲学传统既不能采取虚无
主义,也不能采取复古主义。(理解)
二、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了解)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理解)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
本原?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前者属
于本体论问题,后者属于认识论范畴。3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了解)
理论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
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实践意义:世界上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的一切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
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解)
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
基本派别。凡是认为存在(物质)第一性、思维(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
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
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唯物主义,以及中国古代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如 16、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 世纪法国
唯物主义和 18 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成就:旧唯物主义是在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以科学反对迷信,在
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
起到了促进历史前进的作用。
旧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缺陷:一是没有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
义的,具体表现为英雄史观和天命史观;二是不懂得辩证法,长期为形而上学所束缚,把世界看成
是凝固不变的,否认世界是由内在矛盾引起的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即世界是个人感觉、意识、思想、意志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先于物质
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外化或表现。4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掌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形
成的。它们不独立自存,始终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相互结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
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和僵死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四、哲学的党性问题(了解)
哲学是有党性的。哲学的党性指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形 色 的哲学派
别就其本质而言,分别归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阵营、两个派别。这就是哲学的派性或党性。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
觉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
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
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
史上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了解)
在 19 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日益尖锐,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基础和阶级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基础(了解)
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进化论的发现冲击了自然界绝对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
学论证。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唯物
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源泉。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当时欧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
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积极成果的继承。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
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2)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为具体的社会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都具有
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掌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
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
变世界,主张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2.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在逻辑形式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它在实践
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3.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是
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服务的,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同时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要求。中
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必然。根据时代的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解决自
己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实践论》、6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理论典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
十大关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反对本 主义》、《中国革命战争胡战略问
题》、《论持久战》则闪耀着创造性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方略和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样态
一、物质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够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
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掌握)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理解)
(1)坚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
(4)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
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理解)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涵盖了宇宙中一切变化和过程。7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
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
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认识运动的条件,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
尺度。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也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普遍属性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了解)
(2)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了解)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离。运动是指物质在一定时空里的运动,时空是指运动着的
物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要求我们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理解)
(4)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
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
对的。(理解)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不可能存在。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 停留于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
类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本质(理解)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活动,也包括改造
社会的活动。实践的本质有两层含义: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8
(2)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活动(了解)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诸要素如:主体(人)、客体(被改造
的对象)、手段(工具、设备等)、结果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具有物质性。实践的广度、
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理解)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动地改造
世界;二是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能动性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理解)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
会的历史的产物。实践又是由低级到高级历史地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水平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
制。
3.实践的形式(理解)
实践的形式归结起来基本有三种:
(1)物质生产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生产活动为人
们创造出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
成和发展,生产活动是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
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
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
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节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
的实践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文化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既包括自然9
科学的探索活动,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其特点是自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和社
会调查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4.实践与人的存在(理解)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人类积极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不仅形成了人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
能得到充分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而使自
己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
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对象
性的实践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掌握)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
现实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
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掌握)
(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10
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社会,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
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统一。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一,需要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在生态文明指导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客观规
律,符合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
本质和作用上。
一、意识的起源(了解)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人类并有了意识的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社会劳动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与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意识的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掌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
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三、意识的作用(掌握)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指导人能动地反映1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
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
和生理活动。
四、主、客观相统一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
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是正确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
2.把意识的能动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正确的途径。人的意识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
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
要求。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理解)
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本原。
首先,自然界是离开意识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
其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体系。
所以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为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的。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理解)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物质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
以物质统一性为基础。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掌握)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出发
点。科学的辩证法、认识论,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建立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
(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2
“实事求是”这一正确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及其多样的表现形态是我们认识和
改造的对象。我们思考问题,做好工作,都要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力求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坚持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
根本立足点。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其基本观点和总的特征。唯物辩证法
的所有规律和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 第一节 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相互联系是世界的普遍本性之一。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
性、多样性、条件性、整体性等特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1.联系的客观性(理解)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尊
重这种客观性,既不能人为地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将主观臆断强加在客观事物上,而
是要具体认识、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坚持唯物论。
2.联系的普遍性(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
周围其它事物、现象、过程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二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
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性;三是指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
现象、过程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方面。
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就是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只看到“非此即彼”的一面,看不到“亦此亦
彼”的一面。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是彼此孤立、彼此隔绝的。13
3.联系的多样性(理解)
联系是具体多样的。就不同的意义或角度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
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非主要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
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意义(掌握)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
观察和处理问题。把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过程放到普遍联系之中去认识,并从中把握它们的性
质和地位。正如列宁所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
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
防止僵化。”(《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419 页。)同时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
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建设的
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
现永续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树立世界眼光,抓紧机遇,发展自己。
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1.发展的本质(理解)
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远大
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理解)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虽然新事物在最初出现时总是弱小的,但是它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
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否定旧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在
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复杂。在社会领域,新事物最符合进步阶级的利益,
得到了进步阶级和社会势力的支持。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掌握)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具体的运动过程,即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它事物的14
历史。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环节和部分。
把世界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4.学会发展地看问题(掌握)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
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防止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从我国现实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将
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迈向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潮流。
三、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得以实现。世界的过程性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
开。
1.内容与形式(掌握)
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
内容发生变化,形式迟早要变化。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
用,同时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一般内容较为易变,形式较为稳定。
在实践中,要依据内容的发展而不断改造形式,同时要善于适应内容的需要,创造最佳形式,
促进内容的发展。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2.本质与现象(理解)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
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首先,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多变易
逝,本质相对稳定。现象表现于外,可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事物内部,靠理性思维把握。其次,二
者相互依赖。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本质通过一定现象表现自己;现象从特定方面表
现本质,其存在与变化依赖于本质。
在生活中,人们不能脱离现象去谈论本质,也不能停留于现象,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15
的现象,对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3.必然和偶然(理解)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确定趋势与非确定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
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只起加速
或延缓作用,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二者的关系表现为: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性要通过偶
然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偶然性背后总有必然性起决定作用;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在实践生活中,我们要着重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规律,增加行动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充分
估计各种偶然因素,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反对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现实与可能(掌握)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
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总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
种 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和可能与必然和偶然这一对矛盾紧密联系。
可能性有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两种形式。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充分依据,在目前条件
下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是指现实中缺乏充分的依据,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可能。
现实与可能的关系:首先,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不是可能,二者有本质区别。其次,可能
与现实相统一。可能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并实现了的可能;现实成
为现实,首先是可能的,有着先在的并发展成为现实的某种因素和根据;现实又包含着新的可能,
潜蕴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可能与现实相互转化。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
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注意区分理想与空想、幻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
理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16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矛盾运动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各种事物无不充
满着矛盾。
一、事物的对立统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理解)
矛盾,即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
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
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相互
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分离、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
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理解)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由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引起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4)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掌握)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1)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
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2)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状态,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7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1.内因与外因(了解)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内因;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2.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
对于具体事物来说,内因和外因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
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根本原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
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外因必须通过内
因起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理解)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
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事物发展的每一过程中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矛
盾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即一般
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个
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
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下是普遍性,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最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
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18
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理解)
(1)主要矛盾是指由事物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
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
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
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3)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
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注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注意把
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
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重视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如果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就会
模糊甚至弄错事物的性质,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3.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的核心,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掌握)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方
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中国传统哲学中,很多关于矛盾的思想对于我们掌握矛盾分析法有启迪作用。例如:“物生有
两,相反相成”,“一分为二,合而为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合实生物,同则不继”
等。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19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了解)
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是一事物通过与他事物的联
系表现出来的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混淆事物的质的差别,
就会在认识上犯错误。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延展、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的规定性。(了解)
量和事物不可分离,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在一定范围内,事物的量的变化并不影
响事物的存在,即不会影响事物的质。量是多方面的。
对事物的量的认识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事物的量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定
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
3.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理解)
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任何事物都是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度使质和量相互规定、
相互依存。破坏度,质和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一事物就会转化为他事物,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
体。
二、认识事物的度在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理解)
1.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从而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正确的准
则。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决定事物的质的数量界限”,即度。
2.度的辩证原理要求在一切实践中都应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才能保证
实践活动有节奏地正常进行和发展。“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过犹不及”
等 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事物发展的质变与量变及其关系
1.量变和质变(理解)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
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表现为统一、平衡和静止等状态。20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
性的中断,即间断性。
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界限。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
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的积累,质变是不可能的。
(2)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一个新的量变过
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只有质变才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不仅有新质产生,而且
有一个更高基础上新的量的发展。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了解)
肯定因素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因素和否
定因素是对立统一的。
2.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掌握)
(1)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实现的。否定是质变、飞跃,只有
否定旧事物,新事物才能产生。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
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这样,否
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了起来,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理解)
(1)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于事物的结果,认为否定就是单纯的消灭,
和发展无关。21
(2)形而上学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4.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掌握)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和否定
一切的思维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
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
文明。反对复古主义、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使事物
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或螺旋式的发展链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过程(理解)
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完成一个周期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循
环。每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否定的终点。
事物在发展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
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善。因此,新生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发展是
前进和上升的。
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理解)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一个周期,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内容上说事物的
发展是自己发展和完善的前进上升过程,从表现形态上则是螺旋式或波浪式,是曲折的、非直线前
进和上升。
否定因素开始时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
是经历反复斗争的曲折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新事物还可能失败,出现暂时的倒退。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循环论”的观点,认
为事物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一种是“直线论”的观点,否认了事物发
展道路的曲折性,认为发展只有前进,没有迂回曲折,更不会有后退。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2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人类社会、思维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同时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又有着
特殊的表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一是在否定形式上,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否定形式;
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不同的否定方式。二是前进中的复归以及倒退、逆转。事实上,否定之
否定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都是特殊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第四章 实践、认识与真理
第一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了解)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指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理解)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实践关
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在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能动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在实践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
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掌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同时也使认识得以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同时实
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有效地指导实践。23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
能验证自己的认识是否为真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要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
实际出发。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
新与理论创新,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源泉,以实现和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动力,以解决发展道路
上的现实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不断开拓理论创新领域,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理解)
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
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能动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正
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破坏性作用,使实践失败。
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第二节 能动的反映论及其规律
一、认识的本质
1.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了解)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
主义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外部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唯心主义则
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反映论,主张先验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
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全面揭示了
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理解)24
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摹写性。这是一切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不论认识采取什么样的主观
形式,它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不是主
体对客体的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反映过程中,头脑通过观念加
工和改造对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主体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
改造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 ,以指导自己的实践,达到自己的目的。
(2)在人的认识中,反映和创造是不可分的(了解)
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不是直观的反映;创造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反映过程中
的创造。二者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接触客体,反映才可能发生;
而创造性正是实践活动的需要,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由认识事物的现象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才能加工出抽象的概念、理论体系。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
过程。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1)感性认识(理解)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
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特点。
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理性认识(理解)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特点。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5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它还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认
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通过感性认识而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转化条件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解)
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需要做
到:一要在实践中积累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要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改造,对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表象中概括、揭露出本质的东西。
(2)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理解)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即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把理论变为
现实。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做到: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三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及工作方法。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这是因为:
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就
是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即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就
没有意义了。
(3)认识运动的无限性(理解)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类的认识一步
步的深化和提高。
①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
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
身的局限性,往 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②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永无止境。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掌握)26
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要求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主观认识
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与理论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统一是历史的,
指主观、理论要同不断变化中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背离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保守主义和冒进主义。当某一
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还不具备转移到下一过程的条件时,主观认识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
到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超越历史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如果客观过程已经向前发展了,思
想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的历史阶段,不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
误。脱离具体历史的保守或冒进的倾向或思想都会给党造成巨大危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2)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建国以来经过反复实践,直到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形成,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飞跃。但这一过程并
未结束,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掌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
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和认识
的辩证运动完全一致的。
1.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
力。
2.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
程。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
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过程。
4.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目的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决策
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们的一切决策都必须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27
点和归宿,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充分调查
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同时要遵守民主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
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决策形成后,还要回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修正、补充
和发展。如果脱离群众,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给工作造成损失。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
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2.真理的客观性(理解)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主观真理论的表现形式— 实用主义(理解)
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是一种主观真理论,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它的错误在于否
定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把真理的有用性同真理本身等同起来。把对个人有用当作真理的
标准,把真理变成了纯主观、因人而异的东西。
4.真理的一元论(理解)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
化。
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也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理解)
(1)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或称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任何真理
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28
人类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
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第一,任何
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真理
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相对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理解)
(1)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是在一
定条件、范围和程度上的,有局限的;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同时,真
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和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
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真理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理解)
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认识能
力的至上性。但是,每个人、每一代人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限度
的认识,这是人的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正是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
与非至上性的矛盾本性。
4.坚持辩证真理观,以科学态度对待真理,必须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理解)
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不承认真理是发展的,把已有的
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教条。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相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
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把真理看成
是主观随意的东西。否定真理的客观存在,陷入了怀疑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三、真理与谬误29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前者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后者主观与客观不一致。
2.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理解)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应用到它适用的范
围之外,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向真理转化是指:错误往 是正确的先导,犯了错误吸取经验教训,
错误就转化为真理。
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了解)
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标准问题的争论(了解)
真理标准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哲学家把感觉作为真理标准,有的哲学家
则把理性作为标准,有的哲学家虽然猜测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的本质
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没有真正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
学的实践观出发,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
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掌握)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要判断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使主观与客观
相对照和比较。单纯的主观认识,或者单纯的客观对象,都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都不可能作为
检验真理的标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
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一方面,它是有目的
的自觉活动,与主观世界相联系;另一方面,它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又与客观世界相联系。
更重要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能把不具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现实,从而用实践的结果
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3.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理解)
逻辑证明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它能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使实践经验由30
特殊提高到普遍,以便于从总体上把握实践,并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
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逻辑思维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
提、概念、原理、规则等 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由逻辑证明得到
的结论还必须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因此,不能夸大逻辑证明的作用而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掌握)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辩证特性。实践标准既具有确定性或绝对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或
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只有实
践才能最终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
史条件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
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
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五、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性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按照主体的
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性问题。
1.价值及其特性(理解)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在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
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是在主体的需要、要求和客体
的某种性质、性能之间的效益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等特征。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人的需要是客观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是客观的,满足人的需要
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是反映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
种创造性关系。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指由于主体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满足需要的
形式也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的多维性,指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31
的、全面的,因此,每一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理解)
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某种事
物能否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认识。价值评价必须考虑主体的利益与需要,着眼点是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效用关系。不同于知识性的认识。
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依主体的意志而转移。
(3)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价值评价的功能(理解)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首先,价值评价反映人们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
求,是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体现实践主
体的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有利于消除实践活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最后,价值评价
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引导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
的方向发展。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
点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规范和导向作用。与世界观和人生观相一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
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2)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价值观,反映人们多样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等,同
时也产生了价值观上的冲突。 人们需要积极地进行价值观选择,社会需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确立
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并发挥其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现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社会
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体现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本质体现。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理解)32
(1)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实践中,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
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价值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在人的活动中互为前提。没有真理的指导,价值尺度不能成功贯彻。没
有价值尺度的推动,真理无法坚持和发展。
②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在人的活动中相互引导。真理的发展总是朝着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人
的生活条件和本身价值方面前进,与此同时,人们对价值的不断追求势必深化对客观规律的探索。
6.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意义(理解)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要
求要深化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
要发扬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社会历史观的含义(了解)
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理解)
(1)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各种思想、观念应
当从社会存在中寻找其真正的根源。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寻找和发现社会现象的根源。它的
主要缺陷,一是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
中的决定作用。
(2)马克思主义科学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3
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是使社会主义从
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之一。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理解)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
生产方式,同时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掌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
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迟早也要发生变化和发展。
(4)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
要表现为: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
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通过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来实现。正确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有赖于社会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掌握)
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我国
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存的社会存在出发,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
条件的总和出发。
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根本上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
精神家园。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当代中国,发挥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34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高
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社会意识构成与分类(理解)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社会意识由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所构成。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
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群体意识是一定的人群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二者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
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意识又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人们不系统的、
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情感、习俗、信仰等。社会意识形式是指系统的、自觉的、理论
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
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其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从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社会意识形式又可分为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
态。社会意识形态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和哲学等。非社会意识形态,指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反映的是自然
现象和某些特定的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诸如自然科学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 。
四、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史不同于自然史,人类社会形成后便开始了它相对独立的发展,人类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
史。
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也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人类赖以创造历史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这里所说的自然条件不是指漫无边际的自然界,而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用于人
类社会,构成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条件的那一部分自然界。自然界的哪些部分进入人类社会地理
环境的范畴,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活或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历史地改变着的。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地理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35
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也不能决定社会
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往 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人类生活离不开地理环境,必须要和地理环境之间保持和谐关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
明观念。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
(1)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
的发展和分布等。
(2)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量的人口就不足以组成社会,就谈不上社会的物质生产。其次,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最后,人口的构成和质量
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上也不起决定作用。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
因素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相反,人口因素还要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理解)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
一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首要前提或条件。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迭。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
1.生产力及其构成(理解)
(1)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
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2)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3)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要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36
者和使用者。离开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是“死劳动”,无法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科学技术提高了作为首要生产力的人的素质和劳动效率;改善或改进了劳动生产工具,延长或
加强了人的劳动器官;改善了人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2)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结构是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关系(理解)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2)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
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
客观依据;而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又影响和制约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其中,生产环节居于主导
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需要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需要通过生产、交换、
分配和消费这些环节的运转过程实现出来。
2.社会经济结构的类型及功能
(1)社会经济结构有五种类型:原始公社的经济形态;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封建主占有
制的经济形态;资本家占有制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形态。(了解)
(2)社会经济结构有两大功能:其一,是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可能的生产力变成
现实;其二,是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掌
握)
3.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掌握)
(1)阶级的含义。阶级首先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
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经济。37
(2)阶级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和人群共同体。
阶级一经形成必然有其相应的政治思想以及其它方面的特征。
(3)阶级是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特定的经济结构产生特定的阶级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理解)
1.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最主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工具,一切政治
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
二、国家的起源、本质及职能
1.起源: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理解)
2.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理解)
3.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理解)
国家对内职能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政治职能,主要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本阶级实行民
主,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其二是运用政权力量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组织、
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其三是调整社会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
秩序。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剥削阶级国家在可能的时候还对外实行侵略。无产阶级国家则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保
卫世界和平,支援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理解)
(1)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2)政体,即政权的构成形式,指统治阶级实现自己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国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自己;政体服从于国体,
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社会文化结构及其构成(理解)38
1.社会文化结构是由各种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
教、艺术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连结方式。
2.各种观念形态内容、形式和作用不同,相互交叉、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结构。在现
实文化结构中,多种性质的文化同时并存,其中反映和维护现存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
通常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直接决定着社会文化结构的性质,并成为该社会
的精神标志。
二、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理解)
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式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同时又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完整的社会文化结构。
1.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2.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
级性。
3.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法的
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的总和。政治法律思想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结构。在阶级社会中,
政治法律思想是诸种意识形态的核心。
4.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对超自然实体
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三、社会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掌握)
社会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最突出表现是文化结构
的社会功能。
1.从社会结构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总是维护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
和政治制度。在文化领域的斗争往 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
2.从社会进步角度看,文化具有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人们通过不同文化形式传递人类在实
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经验。
3.从认识角度看,文化具有认知功能。文化中包含的知识为人们认识和调控人与自然、社会、39
自我的关系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4.从育人功能看,文化具有教化功能。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其它物质载体,在社会形成
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和熏陶每一个人,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
5.从民族发展角度看,文化具有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
的功能。
当代中国,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
统,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多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
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的上层建筑与政治的上层建筑
两个部分。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它适合或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能够对经济基础
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社会整体,即生产方式和与之
相适应的社会形态。通过两对矛盾的三个层次(生产力、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可
以把握全部社会结构。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运动区别于其它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
决定了社会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0
(3)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4)这两对矛盾是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
和发展,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也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理解)
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来实现的。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社会基本矛盾居于基础的地位,它决定或制约着其它的
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都是受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是首先通
过作用于生产力来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理解)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
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51 页)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
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掌握)
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
想。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
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
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的起源及其本质
(1)阶级的起源。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41
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加速了社会
财富的积聚和集中,逐渐产生了财产的私人占有。私有制的产生,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
(了解)
(2)阶级的本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理解)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了解)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这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
展的突出表现。
(2)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使阶级矛
盾的尖锐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阶级斗争的
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
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3.阶级分析法(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阶级分析发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
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4.社会革命(理解)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
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
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
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
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其次,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3)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含义(了解)42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是一种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作用(理解)
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适用于解决原有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
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中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含义(了解)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技术有狭
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与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
方法和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2.科学技术的作用(了解)
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
经济结构;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学习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和现代化带来更大便利,
人的自由闲暇时间增多,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理论和技术改变着人
们的思维方式。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掌握)
(1)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和基本的方面。
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
认识不够深刻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另一种则是与一定的社会制
度有关。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2)科学技术使用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
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生态文明
观念,在科学技术的使用中,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第二节 人民群众在里是发展中的作用43
一、英雄史观及其产生的根源
1.英雄史观(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占据统治地位的旧历史观,都没有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
作用。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种英雄史观通过唯意志论或宿
命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2.英雄史观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理解)
(1)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不能透过历史的现象看本质,把活动在
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 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
动置于视野之外。
(2)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
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3)从阶级根源看,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愿意承认
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把人视为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
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才能真正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理解)
2.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理解)
(1)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并非人 创造历史。历史就其整
体而言,是一定群体的实践活动的演进过程,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唯物
史观把个体的历史纳入整体的历史之中来考察。
(2)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社会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些力量既有符合历史必然性而推动
社会发展的力量,也有违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们
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4
区分了历史的创造者与参与者、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
力量。
3.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是质和量的统一。从量上讲,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
的大多数;从质上讲,人民群众是指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唯物史
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的历史。具体
说就是:(掌握)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4.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
用。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所谓历史人物,就是对社会历史起重大
作用的一些个人。其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称为历史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1)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倡导者。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指挥者和组织者。
(3)历史人物能对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具体历史事件,但决不能
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5.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理解)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出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
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和评价。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掌握)45
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历
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就是人民至上的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群众路线即“一
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党的政治路线
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的。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的保证。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的进程中,要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问政于民、问
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
一、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1.社会形态(了解)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级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
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
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经济形
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要以一定的社
会制度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2.社会形态理论对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理解)
(1)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46
把握社会,了解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2)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
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3)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
把钥匙。
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了解)
(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生产方式的
发展有其规律性,因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
稳定的关系,无须人的参与。而社会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其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
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之间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2.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了解)
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类自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通过人类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的主体是
人,是能动的自觉活动着的人。
3.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理解)
(1)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
(2)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掌握)
(1)社会历史趋向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
的能动作用和选择性。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制约了人们的活动,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
能性空间,哪一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主体的自主选择。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的选择。社
会历史趋向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选择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
趋势相背离。47
5.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
盾的。(掌握)
(1)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直接的,只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
平均数而存在。
(2)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多值的
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因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 是
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
(3)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中,人们必须遵循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人们的历史选择总是受到自己的目的驱使。因此,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
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多种具体的模式或途径。
(4)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这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对
社会发展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二节 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理解)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归纳起来说,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
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
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
具有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
的社会性。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离开了人所依赖的生产实践及其社会关系是无法理解的。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掌握)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论断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1)现实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同动物具有质的不同,人以社会性同动物区别开
来。
(2)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其它一切社会48
关系的基础,因此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才能全面地把握人的本
质。
(3)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3.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理解)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推进社会发展当以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
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出发,推进社会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掌握)
人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
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
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形态中最有价
值的价值或是最高的价值。
2.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理解)
(1)作为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主体的个人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自我价值。作为客体的个
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社会价值。
(2)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共同构成人的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获取和享受,没有个人便没有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自我价值的
实现又是社会性的,它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
3.人的价值的实现(掌握)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1)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
创造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从而实现自己创造价值的价值。
(2)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的实践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
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要正确处理49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自由与必然(了解)
自由和必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1)人的自由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并利用其改造世界。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
自由的根据。自由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
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
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只有消除生产资料
私有制,消除“物”对人的统治,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
段或历史形态。
(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前资本主
义社会时期。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人直接依附于社会共同体,缺乏独立
性。人们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发生联系,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人与人的狭隘
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征服能力的弱小反过来又限制了人们的交往。
(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这一形
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了以商品交换形式表现出来的普遍的社会
联系,自然经济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宗法等级关系遭到瓦解。人们的个性、才能、
交往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
(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
性形态。在这个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人的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的控制之下。
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1)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开始。(理解)
第一,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消灭阶级奠定物质基础。第二,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50
水平和道德水平,为消灭阶级提供精神前提。第三,通过改革完善自身,摸索向新的社会组织转变
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第四,逐步消除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五,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合作,为消灭阶级创造国际环境。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以自由时间为前提的。
共产主义是人具有充分自由时间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实现历程是人们逐步获得自由时间并
最终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的过程,它能够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条件(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
新鲜经验,并汲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
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
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
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
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
论。5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掌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
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最新成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
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是
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二节 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新民主 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科学含义,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
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党内出现了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掌握)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它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一切从实
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
发展真理是验证条件和目的。53
三、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理解)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 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
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
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掌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
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了解)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理解)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54
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
障碍依然存在;
第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
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
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掌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
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必须紧 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
原则的关系。5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
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了解)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七大、十八大又对基本纲领的内容作
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
基本政策。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了解)
19 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掌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
义本质之中,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理解)
第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掌握)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6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党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
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
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等重要论断,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中央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后,党
中央又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坚持科学发展(掌握)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思想。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了解)
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把“三
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
成立 1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 1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
到 20 世纪末,我国 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了两番,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当57
时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大体用 20 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第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 年翻一番;
第二,人民 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第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
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第五,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掌握)
1.中国梦的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之后,习
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3.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掌握)
第一,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严重局势的要求;
第二,从国际环境看,改革开放是应对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挑战的要求。58
第三,从发展成果看,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掌握)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
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掌握)
1.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第二,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的要求;
第三,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要求。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
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掌握)
中国 30 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
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掌握)
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59
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同时,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
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
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
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理解)
对外开放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
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一,是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第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第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理解)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切实承担
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
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
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
展成果。60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理解)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要以开放促发展;既要借鉴其它文明,
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
护国家安全。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以来,邓小平逐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 年,十八
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掌握)
一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3.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改革(掌握)
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
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弥补市场失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掌握)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61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够不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
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掌握)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
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
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来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
胆利用。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解)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
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
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
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的具体 现。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解)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62
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掌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人民 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坚持人民 主专政,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
要在充分发挥人民 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以维护人民的政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掌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 情、体现中国社会
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
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
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
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了解)63
三、全面依法治国(掌握)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
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理解)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
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
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理解)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6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成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
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紧迫性(理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需
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丰富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理解)
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第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三,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以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理解)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解)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
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65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了解)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掌握)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了解)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了解)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六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理解)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
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理解)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
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理解)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
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线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和平统—、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 内战争遗留
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再到“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的过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掌握)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
础;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的义
第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有利于争取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第三,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了解)67
19 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的
怀抱。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对台湾
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理解)
2015 年 5 月,习近平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
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的宗旨;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
断增进政治互信。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
断。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理解)
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68
新秩序,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要看到,多极化是个长期的、曲折的过
程。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
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了解)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来看,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
发挥后发优势的条件更多;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
临新的机遇。
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巩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掌握)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
第一,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是基于新中国 60 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三,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第一,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第二,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第三,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了解)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坚持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了解)69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
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一切为了人民(掌握)
一切为了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实现共同富裕(掌握)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理解)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理解)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
人民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
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
地位。70
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掌握)
第一,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的;
第二,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第三,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了解)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
边疆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理解)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
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理解)
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才能
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了解)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71
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四节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了解)
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了解)
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
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了解)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了解)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理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第二,
中国共产党 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72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
民的选择。
2.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
第一,是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的需要;
第二,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第三,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的需要;
第四,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需要。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理解)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对国家大
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 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解)
第一,充分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的根本保证,实施依法治国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三,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理解)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
验。存在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 把握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始终保持党员和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
纯洁、清正廉洁。7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解)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面临的
挑战考验,不断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理解)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
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和发展。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解)
第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第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理解)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
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重点是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
结合。
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了解)
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了解)74
Ⅲ. 模拟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政治模拟试卷 1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 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
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哲学的社会作用不仅 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这个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把感觉、经验当作第一性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自于( )。
A.错误判断 B.主观想象
C.客观世界 D.落后思想
5.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与世界同时在发生变化,并不断获得新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
础是( )。75
A.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B.人的意识的能作性
C.自然界本身的运动 D.人的实践活动
6.一项科学实验发现,当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时,这些原子自身的
时间比外界的时间慢了。这说明物质的时间具有(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一维性 D.有限性
7.“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8.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说( )。
A.事物的联系总是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
的联系
9.没有光明就无所谓黑暗,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10.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最终胜利的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这句话的蕴
含的含义是(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结果
1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
B.它们力量是否强大
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对它们是否认可
12.一位哲学家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76
C.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D.实践高于认识
13.真理的一元论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正确的认识有一个 B.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C.用同一种方法获得的认识 D.只能有一种认识
14.真理和谬误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15.社会存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因素是( )。
A.创造性活动 B.生产方式
C.资料能源 D.人口规模
1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A.阶级斗争 B.国家政权
C.政党 D.政权机构形式
17.下列各组那些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
A.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
B.技术科学、自然科学、语言学
C.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D.艺术、逻辑学、哲学
18.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19.“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 人的活动而已”,这个观点是表明( )。
A.人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20.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 )。7
A.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人的社会价值问题
C.人的个人价值问题
D.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问题
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起根本保证作用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 .2013 年 1 月 3 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表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
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这一要求,实质上是强调扶贫工作要坚持( )。
A.统筹兼顾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23.党十八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作了具体阐述。其中,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C.社会主义本质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2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25.到 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 )。
A.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B.中国梦的目标基本实现
C.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 D.工业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26.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 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 )。
A.探索具有普遍性的体制模式 B.进行理论研究
C.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D.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
2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说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78
A.都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同等地位
C.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D.在市场竞争中是平等的主体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其中,私营企业主属于(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新生的资产阶级
29.20 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可能中断 B.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C.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 D.国际形势总体上是不稳定的
30.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 把握的主线是( )。
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这些选项前的
字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多选、少选或错选的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1.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在于:( )。
A.是真理的两重属性
B.是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C.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D.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32.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这段话说明了 ( )。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为现实力量
C.思想必须掌握群众,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79
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掌握了群众,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3 .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在( )。
A.两者互为前提
B.人类解放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
C.人类解放是社会进步重要标志
D.人类解放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34. 19 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概括。这一概括,体现了(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统一
C.深层次本质与具体制度的统一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35.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三、论述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题 18 分)
36.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 生态文明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四、材料分析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
37.材料一:习近平先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
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
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2014 年 9 月 9 日,习近平主席到北师大看望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
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
化的基因。同年 10 月 15 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80
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
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论述文化对于社会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该秉持怎样的科学态度,如何处理中国传统
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
38.材料:在我国多数城市,政府部门通过拍卖牌照的方式,将出租车经营权出让给出租车公
司,并对出租车公司进行管理。出租车公司再将经营权租赁给出租车司机,按月收取运营管理费、
税费等“份子钱”,并对出租车司机进行管理。
近年来,在出租车市场上,专车服务逐步兴起,如滴 专车、Uber 打车等。各打车软件公司开
展专车服务的车辆有两种:一是私家车等社会车辆,称为私租车;一是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由打
车软件公司租赁并外请司机,称为租赁车。
对于专车服务的发展,各方反应差别很大。支持者认为,专车乘坐舒适、约车方便,专车服务
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垄断,激活更多的私家车资源。反对者则认为,出租车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能
完全推向市场,专车没有营运资质,乘客缺乏安全保障。
2015 年 5 月,浙江义乌市出台改革方案,提出从 2018 年开始,有序开放出租汽车市场,实现
市场化资源配置。而成都、北京、上海等地则把私租车认定为非法运营车辆进行打击,广州甚至把
租赁车也列为打击对象。
问题:
(1)在出租车行业,该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
(2)在出租车行业,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应该是什么?
39. 材料:近年来,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主义,热衷于求神拜佛,大搞封建迷信,祈求升官
发财。原铁道部 长刘志军为求平安,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布置了“靠山石”。到处招
摇撞骗的“气功大师”王林,成为个别党员干部的座上宾,曾在社会上风光一时。
问题:
(1)依据不信马列信鬼神的现象,谈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危险。81
(2)针对不信马列信鬼神的问题,谈 我们应如何从严治党?
政治模拟试卷 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D 6.B 7.A 8.D 9.C 10.C
1 .C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18.D 19.B 20.A
21.D 2 .C 23.A 24.C 25.D 26.C 27.D 28.C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 32.ABCD 3 .ACD 34.AB 35.ABCD
三、论述题
36.参考答案:
答案: 生态文明的含义,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针对工业文明的片面发展以及科学的不当使
用而导致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面效应提出的新要求、新思想、新理念。生态文明主要涉及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前人的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当,导致大量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
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等都为人类思考生态问题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哲学理论依
据。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对人类社会
的生存和发展起影响和制约作用。人类的物质活动同时反过来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存在样态。82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以实践的方式存在,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同时,
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改造人类。这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态文明做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价值观。
联系实际,通过说明当前自然环境的恶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要反思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承认并尊重大自然的地位和价值,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做到保护
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联系实际,说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确立既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的新观念,
发挥思想观念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鼓励人们在生态理念下思考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用正确的
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四、材料分析题
37.参考答案:
(1)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也就是人化,人类的一切活动成果的总和。狭义
的文化主要指知识、价值、观念、思想等精神性的存在。这里的文化,主要是狭义上的文化。文化
对于社会的作用主要有:①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总是维护这个社会的经济
制度和政治制度。②文化具有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人们通过不同文化形式传递人类在实践中积
累起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经验。③文化具有认知功能。文化中包含的知识为人们认识
和调控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④文化具有教化功能。文化可以通过
语言文字以及其它物质载体,在社会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和熏陶每一个人,发挥文化教
育的作用。⑤从民族发展角度看,文化具有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
族精神的功能。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历史成就,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的传统文
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根基。因此应该广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换言之,应辩证对待中国传
统文化,反对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
同时,要注意处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但不
是空中楼阁,也有其建设和发展的根基,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坚83
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实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8.参考答案:
(1)出租车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不足以成为否定市场手段发挥作用的依据。应该通过改
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有序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2)在出租车行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责和
作用应该是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针对出租车行业的特殊性,相关部门应
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监管,但不应以行政手段破坏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39. 参考答案:
(1)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
的危险。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的现象,突出地反映了精神懈怠的危险。主要
表现为思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萎靡。这一危险不加以解决,将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
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针对不信马列信鬼神的问题,必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要通过思想建党,坚定党员干
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是思想
建党的有力保障。要通过制度建设,把思想建党落到实处。84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政治模拟试卷 2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 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
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最显著的标志在于它具有( )。
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
2.“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观点属于 ( ) 。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3.“我们一步也不能超出自身,要证明我们之外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不可能的”,这种观
点属于 (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4.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
C.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D.一切自然现象
5.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
A.决定性 B.预见性85
C.能动性 D.主动性
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是 ( )。
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B.否认时空的可变动性
C.否认时空的绝对性 D.否认时空的无限性
7.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8.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 )。
A.只是不确定的 B.是确定不变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是不可捉摸的
9.发展的实质是指 ( )。
A.事物永恒运动的一切变化 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事物向不完善转化 D.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10.主要矛盾是指( )。
A.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C.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
D.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矛盾
1 .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
A.折衷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2.矛盾的斗争性说明( )。
A.矛盾产生的初期只有差异,没有斗争 B.矛盾达到激化才有斗争
C.对抗才是斗争 D.凡是矛盾必有斗争
13.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是( )。
A.量 B.质
C.度 D.关节点86
14.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
A.不可能 B.现实的可能
C.抽象的可能 D.微小的可能
1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
16.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阶级斗争 B.社会精神生产过程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家庭关系
1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9.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0.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2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2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目标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87
C.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 D.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3.1984 年 6 月 30 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什
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所说的这
种不清醒,其主要表现是( )。
A.不重视公有制经济 B.不重视改革开放
C.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D.不重视市场经济
24.中国 30 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
改革方向和立场。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 )。
A.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B.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D.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2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国有经济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6.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C.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7.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 )。
A.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D.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28.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种新型国际关系的核
心在于( )。8
A.不结盟 B.合作共赢
C.平等对话 D.互不干涉内政
29.“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当代中国,
对 “人民”这一概念最完整、最准确的概括是( )。
A.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
B.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一切直接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
D.拥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
30.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
( )。
A.精神懈怠 B.能力不足
C.脱离群众 D.消极腐败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这些选项前的
字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1.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是 ( ) 。
A.辩证法同唯物论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裂
D.直线性、片面性、夸大认识的某个方面
32.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对后者的建立有指导作用 B.后者对前者起保障作用
C.前者是后者的根源 D.前者属于精神范畴,后者属于物质范畴
3 .实事求是体现了( )。
A.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B.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89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C.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5.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D.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基本改变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三、论述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本题 18 分)
36.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联系实际说明其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
37.材料一:五百多年前(约 1492 年)三月的一个早晨,绵 的细雨在天空中纷 扬 地飘着,
一个勤奋的青年手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集解》认真研读着。突然间,朱老夫子的“格物致知”四
个字跳进他的眼睑,让这个青年激动不已。于是青年就想通过格竹子来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从而获
得关于竹子的生长规律等知识。此时,窗外的竹林在微风中婆娑摇曳,地下的春笋正从湿润的泥土
里破土而出。按照朱熹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实践中(行)探索和研究客观事物才能获得对于客观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理)的认识(知)。为了验证“格物”究竟能否“致知”?这个青年想要实践一
番,“格”一下“竹子”这个“物”到底能不能获得竹子何以出土何以生长的“知”(道理、规律)?
于是,青年放下手中的书本,来到庭院里的竹林中间静坐下来,痴 地盯着地上的动静,观察竹笋
从地下出土、生长的过程。一天过去了,二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到了第六天,家里人见他脸色
苍白,劝他回屋里休息,都被他拒绝了。一直到第七天他终于病倒了,这个痴心的青年依然没有得
到竹子何以出土何以生长的“知”(道理)。这个小青年就是明代在哲学、文学、军事上多管齐下、
领袖群伦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1472-1529 年)。由于王阳明直到病倒时都
没有从“格物”(观察竹子)中“致知”(获得竹子为什么出土、为什么生长的道理),所以,他
认为“格”具体的“物”不能“致知”。想要获得对于事物的真知灼见只能从人的内心中去找寻。90
材料二:习近平在 2013 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
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
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的唯一途径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因此,我们的学习首先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年 12 月份,在
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
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问题:
(1)结合材料一,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并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们该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根据自己的学习,例举并解释
两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方法论。
38.材料: 80 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主导的苏联改革最终导致国家解体和苏共的垮台。20 6
年,在戈尔巴乔夫 75 岁生日前夕,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他。在采访中,
戈尔巴乔夫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
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 “我深 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
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
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苏联社会
大开放。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了致命打击。极少数人一夜暴富,敛财数额之巨仅次
于美国的大亨,而赤贫的人数却远 超过了苏联时期。在这个方面,中国处理得很好。”
问题:
(1)戈尔巴乔夫的忠告,对中国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2)在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9.材料: 1985 年中国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GDP 的快速增长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经济腾飞。2013 年 6 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
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91
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2014 年以来,福建、山西等多个省份降低或
者取消了 GDP 考核,同时提高了环保、民生等指标的比重。
问题:
(1)考核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
(2)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其它方面建设的关系?
政治模拟试卷 2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B 7.A 8.C 9.B 10.A
1 .B 12.D 13.B 14.C 15.C 16.D 17.A 18.B 19.D 20.D
21.C 2 .A 23.C 24.B 25.B 26.D 27.A 28.B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31.BD 32.AB 3 .ABCD 34.BC 35.ABC
三、论述题
36.参考答案:
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社会历史决定论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是一个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也使得社会发展呈现出统一性的特征。
同时,社会主体具有自觉能动性,在社会发展提供的可能空间中发挥历史选择作用。究竟哪种社
会发展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取决于社会主体的自觉,取决于社会主体内部阶级和集或实践力量的对
比。但这种选择受既定前提和社会规律的制约,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的空间之中,选择性
的目的必须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行为选择性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但社会形态92
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认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夸大主体选择,否认历史决定论会犯历史唯心主义错误;否认人的主体选择,拜倒在社会规律
面前,就会犯机械论错误。
联系实际,说明不同民族依据自身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自主选择创造自己
社会的存在形式,但这种选择只能是在认识规律和能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正是中国社会历史的必然和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统一。
四、材料分析题
37.参考答案:
(1)“格物致知”的含义:其中的“格”是研究、探索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
获得、取得的意思,“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探索、研究客观事物从而获得对于
客观事物的知识、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
性作用。实践不仅是认识发生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
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就是主体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外界的能动反映,像王阳明那样直观竹
子,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不可能真正的认识事物本身。人类只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实践,
接触和观察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理性认识,检验和完
善理性认识,获得真理。
(2)人类获得关于事物的认识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认识,一个
是间接经验,通过理论学习或者学习他人经验来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但归根结底,一切认识都必
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理解和掌握,另外就是实践
学习,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很多的哲学方法论。其中包括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联系与发展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等 。
此处例举至少两个方法,并加以简要阐释即可。
38.参考答案:
(1)从戈尔巴乔夫的忠告中,可以看出:①改革必须从本国 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93
中国的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在改革过程
中,要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如: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
(2)在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的需
要;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的需要;是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需要。
39.参考答案:
(1)考核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发展经济
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
人与自然的和谐。
(2)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它各项事业发展
提供物质基础。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以 GDP 为中心,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