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

3773考试网高考福建高考正文

[组图]央视访谈:10岁男孩去高考

央视 2005/6/24 加微信公众号:考升


■特殊考生张炘炀

    张炘炀出生于1995年7月8日,2000年秋,他进入长征小学读一年级,一个月后,转学。随后,直接升入二年级;又一个月之后,升入三年级;四个月之后,直接上了五年级;五年级读了两个月,升入六年级;一年之后,小学毕业。2002年,他升入初中,用两年读完初中三年的课程。2004年9月,他直接到了盘山县高中读高三,而高中也只读了一个月,然后便在家中复习准备考试。

    2005年6月7日,10岁的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高考生。昨日,炘炀与父亲来到央视演播现场。 


■教育专家赵忠心
■父子俩在央视演播厅

 3个月自学完高中课程

    记者:问一下父亲,这次炘炀参加高考,是孩子的主意还是大人的主意?
 
    张炘炀:大人的主意。 

    张父:我看他把高中课程都学完了,我就让他参加高考了。

    记者:带着炘炀去考场的时候,周围人有没有议论?

    张炘炀: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说太小了,揠苗助长什么的。

    记者:爸爸说说,炘炀是哪种苗? 

    张父:他就是知识接受得快,学得也快,高中知识他三个月自己就看完了。 

    记者:高中三年的知识三个月就看完了? 

    张父:三年的知识把主要的数理化、英语学完了。 

    记者:那你怎么检验他学完了? 

    张父:以前高考题,我让他做了十套,数学一般能达到60多分,英语能达到90分,就是150分的题,我估计再经过一年复习就差不多了。 

不想补习考北大、清华

    记者:你觉得今年的高考题难不难? 

    张炘炀: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语文、数学两科均比较难。语文这科,第一卷我用的时间也比一般情况下长,答得不错,别人就是因为这个第一卷才哭的。在辽宁省,第二卷我来了个丢车保帅。 

    记者:你丢了什么车,保了什么帅? 

    张炘炀:我保的帅是作文,丢的车就是后面的非选择题。大多数没做。 

    记者:考完试估计你能考多少分,能考上什么学校?

    张炘炀:能考500分,一个二本学校吧。 

    记者:第二批普通的本科。你对这个成绩满意吗? 

    张炘炀:满意。 

    记者:不想上北大、清华或者重点? 

    张炘炀:今年肯定是考不上,如果想考北大、清华,那就只能复习两年。 

    记者:我问问爸爸,为什么不再过两三年,他更成熟一点,上重点学校不好吗? 

    张父:现在的补习压力也挺大的。 

    张炘炀:人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如果让我复习我受不了。

    张父:让他老是重复这个旧知识,没有新鲜感。 

    记者:我们知道高三是辛苦的一年,炘炀也跟他们一样吗?每天都能正常作息吗?

    张父:正常作息,准时睡觉。

脑筋急转弯特快

   记者:你真的水平这么高吗?我们准备了几道题,复述一遍。你知道什么叫脑筋急转弯吗?什么东西天气越热爬得越高?

    张炘炀:空气。 

    记者:比原有的答案还高级,原有答案说是温度计。第二题有一个人他(她)是你父亲生的,但他(她)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她)是谁?

    张炘炀:是我。 

    记者:反应时间为零,你以前知道这个题吧?

    张炘炀:不知道。 

    记者:一般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可能都喜欢读书,其他的不太感兴趣,你是不是这样?

    张炘炀:不是。比如跟朋友等人玩篮球。 

    记者:你觉得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吗?

    张父:还挺广泛,他还爱唱歌,上初中、上小学的时候,别的班有文艺检查什么的,把他借过去,让他唱。 

    记者:有什么事儿能让你紧张,我看你什么事儿都不怕?

    张炘炀:怎么说呢,我一生最紧张。
 
    记者:怕什么?

    张炘炀:就是怕见人呗。

    记者:小孩紧张的话会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你看你到处走,这叫紧张吗?

    张炘炀:这到处走叫无聊。

“世上没有一个神童”

    记者:你现在还是个小孩对吧。

    张炘炀:已经不是个小孩了。

    记者:你觉得炘炀是神童吗?

    张炘炀:如果有神童,我当然是,世上没有一个神童。

    记者:神童就是比其他孩子都聪明的孩子,你是不是?

    张炘炀:应该可以说是,也不见得,有的孩子有可能比我聪明,但是他表现得不出色,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记者:谁正确引导了你?在哪方面他正确引导了你?

    张炘炀:学习。 

    记者:你谢谢他吗??

    张炘炀:得成人之后吧。

    记者:现在明明都知道了,为什么要等到成人之后呢?

   张炘炀:我现在作为一个孩子,还不理解父母,不理解我爸这种投入。 

    记者:你第一次听他这么说吗?

    张父:第一次,他以前没这么说。 这孩子有时候说话也不见得是向上,积极向上的话,所以我有时候也有点担心。不知道他是真是假,还是随便说的。

专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记者:下面我们请一个教育专家,赵忠心老师。从刚才炘炀的谈吐,包括他演播室里到处跑,您对这个怎么看? 

    赵忠心:可能就是他智力确实是超群的,但是心理承受的程度跟他的智力发展水平还是不协调的。所以这方面家长要真正使他的智力和心理,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尽量地协调起来。 

   记者:任何事情我们总惯性地去想它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你有没有想这方面的问题?

    赵忠心:看到这个孩子我很高兴,因为他确实是出乎其类的一个。 

    记者:您忧的是什么?

    赵忠心:因为过去所谓神奇孩子的发展前景,情况大不一样,多数孩子由于智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太和谐,后来的发展不太顺利,或者是不太理想,像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那也都是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孩子,应该说他们发展还是顺利的,但是他们最后的结果,跟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初衷差距比较大。

    记者:张先生您听了赵老师的担忧,你认同吗?

    张父:我是这样想的,早上学,不见得成为科学家,我没希望他能够成为科学家,我希望他知识要全面一点,将来有个好的职业。 

不能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

    记者:炘炀一直比周围的小朋友强,他会不会一直希望自己比别人强。这是不是不必要的压力?

    张炘炀:是必要的压力。

    张父:我们并没有给他灌输这个思想,他自己就要强。

    记者:我觉得一个比周围人强的人还应该有一个能力比较强,就是能够面对失败,能够面对挫折,你觉得你行吗?

    张炘炀:如果没有父母哄,我根本就不能面对失败和挫折。

    记者:这种比较出色的孩子,我们不说超常,出色的孩子,一旦失败他接受不了这种心理落差,会这样吗? 

    赵忠心:会有这样的,像科技大学他们招了已经将近30年,过去很有名的一个神童,我不说名字,他小时候人们叫他神童,他并不反感,到大了之后,他就特别怕别人说他是神童。这孩子很聪明不要轻易给他戴上一个神童的帽子。

    记者:炘炀,刚才赵老师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你觉得你明白的是什么?

    张炘炀:就是不能炒作神童,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个问题。

    张父:我是比较冷静的,不是别人一报道,我脑子就发胀,不是这样的。

在大学里不能揠苗助长

    记者:他现在的生活能力怎么样?

    张父:还可以。 

    记者:他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吗?

    张父:也没啥可做的,除非自己洗洗袜子。 

    记者:赵老师你判断,炘炀有能力去上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吗?

    赵忠心:他能坐得住,我想给我的感觉是可以的。我建议将来上大学以后,家长一定要想办法扩充他的知识面。

    赵忠心:家长要有这么一个思想,人才的成长是长跑,不是短跑,现在社会上有一句话,叫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是一个科学理念,人才的成长靠他的实力,我想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就是积累他的实力,不要太冒进。

    记者:炘炀,赵老师说话的过程中,你好像没有刚才高兴了,是不是?

    张炘炀:那是因为我听进去了。  

    赵忠心:哪句话你觉得有道理?有启发?

    张炘炀:要积累,在大学里要积累实力,不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
[查成绩搜索微信公众号:考升】
微信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删文联系:
3773考网 闽ICP备08106227号-4 合作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