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

3773考试网高考江苏高考正文

名师点评2018江苏高考六门选测试题难度

扬子晚报网 2018-6-10 加微信公众号:

名师点评江苏高考六门选测科目 试题稳中有新,体现江苏特色
 
昨天,江苏六位名师权威点评了刚刚结束的2018年江苏高考六门选测科目试卷。总体看,六门选测科目试卷保持平稳,但稳中有新,出题思路体现出了江苏特色。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整理
  历史:稳中求新,蕴含江苏元素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 陈红)
  2018高考江苏历史试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体现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试卷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生动活泼、蕴含江苏元素,展现了苏派命题的特色。试卷的主要特点有:
  试卷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例如:第8题以四川地区一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第22题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较好地考查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
  试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例如:第8题筠香斋刻印的年画,而第21题则以历史上中国文化三次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试卷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2题,要求考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第23题,要求考生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试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术研究与学生所学的教材的主干知识有机联系,体现了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例如:第21题要求考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物理:难度稳中有降,联系实际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蒋天林)
  今年江苏物理试卷的结构、题型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难度稳中有降,联系实际,适度创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特色。
  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必备能力。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第1题天体运动,第2题远距离输电,第3题平抛运动,第4题图像问题,第6题匀速圆周运动,第7题运动过程的分析,第10题实验,第12题选考题,第13题基本的计算等,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如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磁场中的运动,第(1)问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第(2)问多数能完成,第(3)问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较高,问题设计有层次,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三、注重实验技能,考查创新能力。第10题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误差的分析等基本实验素养;第11题测量重力加速度,该题有新意。试题努力引导中学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实验素养。
  四、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应用能力。试题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关注问题解决的价值意义。如“高分系列卫星”、“远距离输电”、“高铁上的指南针”、“闪光灯发光”、“摇动梳子产生电磁波”、“湿泡温度计”等,这些试题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
  政治:关注现实,反映时代要求
  (中学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静)
  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做到稳中有新,进一步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江苏特色,对科学选拔人才、深入推进中学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试题聚焦立德树人,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考生关注我国社会发展新成就。如第1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引导考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试题引导考生关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如第3题“国家监察委的监察覆盖范围”。
  试题以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为目标,在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同时,有意识、前瞻性地渗透和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第37题第(2)问要求考生就如何合理开发海洋提出建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知识的力量。
  试题直面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引导考生关注国内国际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33题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演讲,34题中华文化走出去等热点问题。
  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要求。试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如第5题以“部分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占行业资产比重”图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精准理解。试题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创新性要求。如34题第(1)问就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生物:能力立意、稳中创新、体现素养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岑芳)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在保持近几年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加侧重对生物学重要概念和生物学能力的考查。
  一、立足基础,突出重点
  试卷依据考试说明要求,基于教材,贴合教学,较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对重要概念、核心内容的考查。如选择题部分的每一题都综合考查了4个以上的知识点,通过对相关概念、原理应用的正确选择,覆盖了较多知识点。
  二、能力立意,稳中创新
  能力立意是试卷的突出特点,试卷考查读图、读表,图文转化,计算,实验设计与分析,体现理科属性。如第26题对细胞器的考查,第1小题比较基础,第2、3小题需要分析、推理,第4小题就要求明确实验设计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推断。
  三、凸显实验,学以致用
  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学以致用是试卷体现出的对学生素养的关注。试卷中实验和实验背景的试题较多,课本实验侧重考查实验操作和是否做过实验,引领实验教学,如第24题考查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新情景基本结合生物学热点问题设问,如第2题脂质与人体健康,第21题加酶洗衣粉使用、保存的相关原理,体现了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物学议题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答题,帮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引导教学,联系实际,回归教学本真。
  地理:特点是“稳、新、灵”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蒋小润)
  2018年高考地理卷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高校招生和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要求。这份试卷可以用“稳、新、灵”来概括它的特点。
  一、稳——题型、试卷结构、难度稳
  与去年试卷相比,2018年江苏地理卷从题型、试卷结构、难度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如在必考内容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例约为45:55;考点覆盖到所有主干知识的一级考点;试题难易比例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整张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
  二、新——情境新、视角新
  情境新体现在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如试题的情境涉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理背景、西部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试题的设问角度新。许多题目的设计,既暗含地理学科逻辑,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灵——灵活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2018江苏地理卷重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题目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如读图能力的考查,遵循了“读图——析图——解图”的思维过程;综合题按照“现象——原理——运用”的能力提升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有利于提高试题的区分度,以更好地实现试卷的选拔功能。
  化学:坚持能力和素养立意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曹坤)
  今年的江苏高考化学卷秉承“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一贯命题风格,据纲扣本,坚持能力和素养立意,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融合考查了中学化学核心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一、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透彻,注重结构传承
  考查内容涵盖高中化学核心概念与理论、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础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覆盖了《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的90%以上。
  部分试题命制素材直接源于教材,如:第3题选取课本中学生熟悉的NaHCO3、SiO2、Al2O3和CaO的性质和用途编制;第6题涉及的反应均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有实际应用化学反应。
  二、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彰显学科特色
  整套试题贴近了新高考改革的趋势,突出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如:第11题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第14题用NaOH溶液滴定H2C2O4溶液过程中微粒浓度大小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三、凸现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展现应用价值
  今年的化学试题继续保持了“情境的真实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紧密结合当前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20题以用多种方法去除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的NOx为背景,综合考查了能量、物质转化、守恒、速率等化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彰显化学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
来源:扬子晚报网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微信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 合作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