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德州讯(记者 祁迪 通讯员 肖勇) “‘本人有全国部分著名高校的招生名额,只需一万元钱即可。’就是这条短信,差点把我忽悠了。”6月18日,德城区的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收到一条有关高校招生的骗局短信,自己差点跳进这个“陷阱”里。
据高女士称,收到短信后,她将信将疑。但是一考虑自己的儿子前 段时间参加高考后,自我感觉成绩不太理想,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对方留下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位男子,他告诉我说自己的一位亲戚在教育部工作,与国内一些名牌高校关系很好,并弄到10多个录取名额,每个名额只需要交纳一万元。”高女士说,对方保证学生四年毕业后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并且承诺可以提前与校方签订书面协议。“听到此处,我的顾虑便打消了许多。对方称给我一个账号,需要先支付5000元定金,他再把合同书用快递寄给我,然后我再支付余款,他就把录取通知书寄过来。”高女士称,一听到先付款,她便明白这是个骗局,于是挂掉电话,再也没有搭理那名男子。
高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儿子参加高考,她的手机上经常会收到一些招生短信,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有的家长万一心急,便可能会上当。
为此,记者咨询了德州市教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据介绍,其实像高女士遇到的这种骗局并不新鲜,行骗者抓住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随意发布招生信息来骗取钱财。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吹嘘自己有“内部指标”、冒充军校、混淆不同招生类型、假借“自主招生”等等。
“骗子号称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能够上网查询毕业生信息时,家长及考生也千万不要上当受骗,有的学生毕业时,拿到手的毕业证书虽然是国家承认的,但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系列的证书;承诺网上能查询毕业生信息,也只是局域网或校内网能够查询到,并不是教育部官方网站上能够查询到。”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轻信各种以个人及机构名义的招生信息,包括一些信息来源不正规的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