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诈骗

3773考试网高考高招诈骗正文

提高警惕谨防4种招生骗局

法制与新闻 2008-10-6 加微信公众号:

提高警惕谨防4种招生骗局

  据了解,2005年9月,武汉曾破获一起1750名学生收到假通知书的特大高校招生诈骗案,涉案金额上亿元。该案犯罪嫌疑人石岩、曹某等4人,从这年7月份开始,像传销一样,采取逐层发展“下线”,按照招收人数返利的方式,网罗了一批人,发出假录取通知书2000多份,以2万元到6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考生。一份假通知书最多的时候甚至经过了 12个中间人,数万元不等的资金被各个中间环节分割。

  另一起高考诈骗案涉案人员、郑州市无业游民季宇海和鲁东山,从2005年到2007年,利用家长渴望孩子上名校的心理,合伙骗取学生家长钱财200余万元。今年8月6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2人犯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季宇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被告人鲁东山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30万元。

  张新奇说,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包括一些重点大学,既通过普通高校招生举办普通高等教育,也通过其他形式招生,举办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因此,一些骗子声称只要交钱就能上大学及重点大学,学生入学方知受骗。有的不法分子伪造印信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违法设立某高校咨询处和咨询电话,并假装“有路子”,谎称掌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后入学”,骗得定金后逃之夭夭。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留守办公室的王金平老师说,如果没有报考这个学校,却收到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学生就应慎重考虑。只要学生和家长不要迷信那些所谓有路子的中介人员,不要抱着花钱进大学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上当受骗。

  河南省高招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中介组织和不法分子常常冒充招生人员,谎称有“ 特殊关系”,暗示花钱就可以帮人上大学;或者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或以 “定向招生”、“自主招生”、“单招”、“小计划”等自己炮制的名词诱骗考生;有的骗子甚至扬言考生交几万元就可以不用网上录取,直接把考生送进理想的大学。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微信

移动站 电脑版 专题
3773考试网 琼ICP备12003406号-1 合作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