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且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数额也越来越大,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增强市民的防范意识,不误入骗子的陷阱,南京中级法院从全市法院近年来审理的各类诈骗案件中,选出了10个具有警示意义的典型案例,帮助您揭穿身边的骗局。
一个叫李红的武汉女人在南京某高校制造了一场惊天大骗局,使400多名高考生经历了从狂喜到失望的极大落差,使400多个家庭遭受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同时使李红等人狂卷1800万元。如今,李红已受到了法律惩罚,这笔巨款也在近日足额发还给了受害人。但圆满结局的背后总有些东西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如今又值高考招生之际,希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要被骗子钻了空子。
花5万元就能上正规本科
2006年8月19日,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即现在的江浦街道)突然变得十分热闹。一夜之间,全镇的大街小巷,忽然涌入大批拎着行李、领着孩子、说不同方言的外地家长,镇上大小宾馆一时间爆满。他们不约而同地在等一个人。这人胸戴大学校徽,来时先把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录取通知书”递给家长,但又会马上收回,然后才让家长和学生带着行李跟他走。
来自济南的王远,女儿高考成绩不是很好,王远辗转得知武汉有家邦博教育咨询公司,能帮低分考生上南京的二本。并不富裕的王远立刻和邦博公司联系,公司称可以让孩子上二本,费用是5万元,先预缴5000元。王远立即交了5000元,果然在当年8月1日这天,在南京这所高校的官方网站中,王远激动地看到女儿已被录取的名字,他满怀感激地补缴了4.5万元。来到珠江镇后,到旅社带他去报名的“老师”把盖着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给他看过,指着录取通知书编号末尾的“PB”字母说,这代表“普通本科”。王远将女儿安顿在学校,自己满怀欣喜地坐火车回家了。他还没到家,女儿突然哭着打来电话:“学校刚才开大会,说我们是自考生,不可能转普通本科。我们和学校都被骗了……”
“二本点招”骗了1800万
王远再次来到了珠江镇,和众多接到同样电话赶回来的家长一起,仔细研读了学校告示:本校2006年普通本科录取早已全部结束,不可能再由个人或中介机构代办“高额交费降分录取”……学校已发现不法分子利用本校自考招生,骗取学生和家长高额费用。
该高校8月21日向浦口区警方报案,称在自考生报名现场,发现有家名为“邦博教育”的中介公司,以“普通二本点招”的名义,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最少5万元、最多11万元的钱财,估计受骗学生有400多人,金额1800万多元。警方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招生诈骗案,一边将已逃回武汉的“邦博教育”负责人李红带回南京,一边奔袭4000多公里,跑遍4个省30多家银行,将已被转移出的1500万余元涉案款全部冻结、扣押。
买通学院“内鬼”配合
经查,2006年5月,李红与两位合伙人共同出资10万元注册了教育中介机构邦博公司。随后辗转找到南京某高校负责二级学院招生的负责人,拿到了为该学院招收600名“特色”自考生的“总代理”。搞过多年高考招生业务的李红和合伙人商定,对外宣传时,将原本的“四年制特色自考”包装成“本科四年,特色专业”,通过网络、短信海量发布消息。这样的宣传吸引全国50多个中介纷纷甘当李红等人的下线,仅一个多月,报名的考生就有1300余人。
为让家长尽快交钱,他们又想出“交5000元定金就能在学校网站上查到录取信息”的招儿。李红找到了当初让自己成为“总代理”的二级学院招生负责人,请他帮忙让那个伪造的录取查询系统在校网上挂两天。招生负责人“拿人手短”,极力配合。假系统上网的那两天,李红等人通知交了5000元定金的家长集体查询。之后3天,有400多名学生将钱汇入李红等人指定的账户,计1800余万元。
贪心让骗子露了馅
为让骗局更逼真,他们还在那位招生负责人提供的盖了学校公章的空白录取通知书上打上“PB”标注(意思是“普本”)。为防家长在报名现场交流,使骗局露馅。李红等人印制了一份《报到特别注意事项》:报到时不要谈交钱的事情,如果有人问上什么性质的专业,学生要拒绝回答。众家长也知道这事不能声张,十分配合。但协议上写明的招生人数为600人,巨大的利益让李红不甘心放走剩下的700多名有意向者,便打算分两批进行。谁知有的下级中介通知有误,导致很多已经把钱交给中介的学生,来报名却找不到名字。气愤的家长去找学校理论,两边一碰头,骗局就揭穿了。
李红等人最终在南京市浦口区法院出庭受审。法院认为,李红等人以指标费、操作费等名义骗取二级中介及学生钱款1800余万元,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分别获刑13年至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万元至10万元。此外,那个“二级学院招生负责人”也因受贿、挪用公款两项罪名,被判入狱6年。
(文中人物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