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
(一)普通高中志愿填报。普通高中招生志愿在中考成绩公布前由各初级中学统一组织填报,考生可填报县内普通高中与市内白银市实验中学、白银市艺术中学。志愿设置坚持分数优先、依据志愿、包边兜底原则(包边:即双上线体艺特长生均有学上;兜底:即录取控制线上文化课普通生均有学上),实行会宁一、二中县内统招,会宁三中、会宁四中、会宁五中县内单招;白银市实验中学(普通生)和白银市艺术中学(特长生)全市招生。普通高中志愿分普通生志愿和特长生志愿,具体志愿设置如下:
1. 普通生志愿
共设置两个批次志愿,第一批次:会宁一、二中县内统招,会宁三中、会宁四中、会宁五中县内单招和白银市实验中学全市招生,共五类志愿,志愿名称及代码具体为:会宁一二中(12)、会宁三中(26)、会宁四中(27)、会宁五中(34)、白银市实验中学(S8),每位考生仅限填报一类志愿。第二批次:普通生调剂录取参考志愿,共三类志愿,志愿名称及代码具体为:会宁四五中(45)、会宁三中(26)、白银市实验中学(S8),每位考生仅限填报一类志愿,可选择志愿调剂是否“服从”。
2. 特长生志愿
共设置两个批次志愿,第一批次:会宁一、二中县内统招,会宁三中、会宁四中、会宁五中县内单招和白银市艺术中学全市招生,共五类志愿,志愿名称及代码具体为:会宁一二中(12)、会宁三中(26)、会宁四中(27)、会宁五中(34)、白银市艺术中学(S7),每位特长生仅限填报一类志愿。第二批次:特长生调剂录取参考志愿,共三类志愿,志愿名称及代码具体为:会宁四五中(45)、会宁三中(26)、白银市艺术中学(S7),每位特长生仅限填报一类志愿,可选择志愿调剂是否“服从”。
(二)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填报。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填报工作和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工作同步进行。县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共设置三类,即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郭城校区、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新城校区、会宁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志愿代码分别为: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郭城校区Z1,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新城校区Z2,会宁现代科技职业学校Z3。每位考生仅限填报一所职业高中为职业高中志愿,可选择志愿调剂是否“服从”。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填报按《白银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白银市2019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白教发〔2019〕10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志愿填报要求
1. 各初级中学和班主任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慎重完成志愿填报工作,考生逾期不填报志愿的视为自动放弃,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及家长承担。各初级中学和教师要广泛宣传考试招生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及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招生计划,合理填报志愿,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及家长意愿,切实提高盲目追求名校的风险意识,避免误判误报。
2. 各初级中学务必高度重视志愿填报工作,校长要亲自安排部署,全面规范资格审查和志愿填报工作流程,加强各项工作培训和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因工作疏忽而造成学生志愿信息录入错误,影响录取工作的,要追究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考生自己填写《会宁县2019年中考报名登记表》,考生和家长分别在《登记表》上亲笔签名确认。班主任、校长审核签字后,由学校信息录入员按格式、要求将考生相关信息录入《会宁县2019年中考报名汇总表》,并在《登记表》中签字。《登记表》一式二份,一份学校存档,一份上交县教育局备案。任何人不得强迫考生按学校意愿填报志愿,更不得修改考生志愿。
3. 考生个人信息必须以二代身份证为准,考生报名信息必须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相关信息一致,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就读学校和班主任负责。
4.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打破中职招生县域保护壁垒,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在各初级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阻止和干扰;省、市内中职学校跨县区招生,年终考核时跨县区招生的中职学生数全部计入各初中升学总数,努力实现“零”流失。志愿填报必须坚持正面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的原则,全面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初中学校既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就读意愿,保障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不得干扰学生自主报名,不得包办代替学生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