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考试大纲
兰州市教育局3月12日公布的《2018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简称《中考大纲》)明确:今年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听力测试占25分)三科卷面分值均为150分,答卷时间均为120分钟;物理卷面分值为120分,答卷时间为100分钟;化学卷面分值为100分,答卷时间为100分钟。思想品德、历史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答卷时间为100分钟。地理、生物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答卷时间为100分钟。
今年中考命题将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的数量,逐步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前两方面的考查内容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不在繁、偏以及技巧上做文章。试题难易度比例:基础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中考大纲》对今年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学、体育与健康10个学科的考试性质、目的、命题原则及内容做了详细的说明。今年的《大纲》有哪些变化?考生如何复习?相关记者邀请一线教师对《中考大纲》进行解析,并为考生提出备考建议。
语文
科学院中学 杨根平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渗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
●考试范围: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基本题型:选择题约占10%-15%,非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约占85%-90%。
●试题结构比例:由积累与运用(20%)、古诗文阅读(15%)、现代文阅读(25%)、写作(40%)四大板块构成。试题题量在25个小题左右,不超过30个小题。试题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比例为7:2:1。
【考试内容】
①识记积累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阅读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②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根据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③阅读
古诗文阅读要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现代文阅读要能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能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和句字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④写作
根据写作需要确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大纲解析】
今年的《中考大纲》在2017年的基础上呈现稳中求变,重视传统文化、不断细化完善的特点。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方面均有细微的变化。学生在今年的备考和复习阶段应特别注意2018年《说明》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要求和新动向。
【备考建议】
①积累与运用
“识记积累”部分的明显变化是单独列出了“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这一要求;“表达应用”部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察内容中,在括号里特别补充了成语和熟语这一细节。这些变化更能体现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生要具有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自觉和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今年的考前复习中,考生们要格外注意练习汉字的书写,尤其对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除了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的音、形、义,还应熟了解和使用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
②阅读
今年的《中考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一如既往地强调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内容。特别增加了“诵读古代诗词”这一总要求,增加了“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这一项。这些改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是否能依据阅读古诗词的常识和技巧,把握课内外古诗词的大意,并体会作者情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考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结合实际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文言文阅读方面,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语境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②掌握常见的九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③通假字。④古今异义词。⑤一词多义。⑥词类活用。⑦语句停顿。⑧重点语句的翻译。⑨课内外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对比理解。特别是第⑨点对考生来说难度较大。
③现代文阅读部分
《大纲》和去年相比的最大变化是提出考生要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就说明我们考生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借助一定的语文知识,人生经验,去深度理解文章,和作者对话,表达独到的阅读感悟。考生应当明白:面对不同的文体,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尽量避免审题的盲目性,尽量避免思维的混乱性,力求答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对于主观性很强的一些考题,如何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作者所运用的精彩的写作手法和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作者共鸣,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要给学生强调每种文体的写作特点,结合中考常见的几种文体——记叙文(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进行专项训练,熟悉概念,如:五种表达方式、十种说明方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几种常见的写法。
④写作
当下应重点提高两种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作。特别注意思想一定要健康,内容一定要充实,文体特点一定要鲜明。另外,考场作文敢于在抒发个人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可稳中作适度创新。但切忌陷入诸如恋爱、考试、“愤青”等写作禁区,写作时避生就熟,在熟中求新,从小处落笔,于大处着眼,弘扬真善美,展现出新时代中学生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展现当新时代中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感悟。
数学
科学院中学 张夏利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考试范围:以九年级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32%,非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约占68%。
【考试内容】
①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③统计与概率:统计、概率。
④综合与实践:不单独命题,但允许在试题中有所渗透。树立数学问题意识;获得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纲解析】
与2017年总体相比,2018年《中考大纲》考试依据、考试范围、试题结构等均无变化。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有所变化。第一变:从七、八年级教学内容不单独命题变为兼顾七、八年级内容。第二变:选择题约占40%变为32%,非选择题约占60%变为68%。第三变:事件的概率变为统计与概率。第四变:课题与学习变为综合与实践。从考纲可以看出数学课程要求越来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贴近生活实践。命题方向也越来越突出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
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熟练解题技巧。复习的过程必须注意回归课本,围绕课本回忆和梳理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熟悉。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重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专题复习、提高解题能力。第二阶段复习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第二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该阶段复习要注重考纲要求的重点内容,特别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掌握。
最后,综合训练,提高应试能力。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要对症适量做习题;规范步骤避免失分;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的习惯。
总之,在备考复习时,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及动手能力的训练,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兼顾数学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关注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应用,切实掌握数学基本研究方法,领悟思想方法,对同一问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英语
科学院中学姜越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考试范围:以九年级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试题类型:听力理解、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理解、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
●试题结构及比例:选择题90分,占60%;非选择题60分,约占40%。
【考试内容】
①语言知识
语音的考查主要渗透在听力部分。词汇考查《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掌握的1500-16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语法考查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以及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表意功能。功能考查对《课程标准》五级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恰当理解和运用。话题围绕《课程标准》五级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②听力
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
③阅读
能推断、理解生词含义;理解段落中各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④书面表达
能撰写短文、短信、日记等; 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标识顺序和逻辑关系或者根据所给图示、表格等写出简单的短文或操作说明。
⑤文化意识
渗透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中。如:英语国家的称谓语、称呼习俗、问候语和告别语;饮食习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常见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等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等。
【大纲解析】
今年的《中考大纲》与去年一致,无明显变化。
【备考建议】
①词汇
面对初三的复习不能忽略课本,要回归教材,狠抓基础,通过课本知识,再次记忆词汇,句型,固定搭配等内容,重新理解文章内容,为今后的复习夯实基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认真复习基本词汇和语法, 加强词汇记忆,强化记忆1500-1600字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效率。因此,建议学生注重总结平时的错题,查漏补缺。
②听力
每天要加强英语的听力练习,在练习中要注重语音语调所表达的含意,从而准确的提取信息,并加强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的训练。熟知课本所学内容,注重对英语文化意识的了解,英语国家的习俗和问候语,英语国家中的传统文化等。增加练习听力填空题,提高语言反应能力和交际运用能力;听力试题材料多贴近生活,涉及不同领域,复习备考时应多关注身边事,确保答题分。
③阅读和完形填空
加大词汇量的积累。阅读是增加词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大知识面。还要强化阅读词汇量,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在阅读方面应做到内容广泛。尤其是任务型阅读和任务型完形填空题,这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弱项。因此,制定阅读计划,提出目的要求。每天做两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完形填空。阅读材料可选取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也可做专项训练。但所选材料要知识强,趣味性浓,词汇适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
④书面表达
在巩固复习课本内容时,注意积累词汇。根据课本单元话题,针对语句的运用,学生可以将自己写作中的各种错句都汇总起来,记在小本上,隔段时间再来看,自己进行改错,再去对照老师的纠正形式,在对比中领会自己写出错句时的思维和想法,以此建立更为牢固的语法概念,提高写作的准确性。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格式,从词,句,语法细节,文章结构等方面各个击破。对于写作相对弱的同学而言,词,句使用的准确性方面容易出现漏洞。因此,要多背诵范文;对于中等学生而言,存在的问题是能够表达基本的意思,但词汇的多样性不够,句型较单一,文章中的连词缺乏,使得过渡不够自然妥帖。这就要求可以尝试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及词组。此外应总结归纳中考必备句型,认真识记。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关联词,可以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更加鲜明。此外,书面表达要避免遗漏要点,字数不够,时态及人称运用出错书写潦草等等。
总之,中考备考要重视“新语境”的创设与运用,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情况。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化学
科学院中学袁方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考试范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上、下册(人教版)所有内容。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约占60%)。
●试题内容比例:科学探究与基本实验(约20%),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2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0%)。
【考试内容】
①科学探究
考查考生针对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科学实验的能力;考查考生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考查考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完成的学生实验的操作、设计、探究、评价能力。
②知识内容
不要求5种或5种以上的物质的鉴别;不要求不加任何试剂的物质鉴别;知道常温下固体溶解情况(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划分依据,记住常见易溶物质和难溶物质;能识别固体溶解度曲线,能从曲线图中获取溶液、溶质、溶剂的有关信息,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不要求有关溶解度、结晶、析晶的有关计算;只要求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概念计算和加水稀释的计算等。
【大纲解析】
与去年比较,今年的《中考大纲》在考试范围,试题类型,试题难易度,试题结构,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能力要求均不变。但与2017年不同的是:《大纲》中将“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物质的变化(约30%)”、“化学计算(约10%)”改为“物质构成的奥秘(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20%)”,目的是将“化学计算”合并在“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质构成的奥秘”中,但化学计算仍是考试的重要内容,考试形式、难度、题型与往年一致,要求不变,这样,更加强调物质的重要性。
【备考建议】
①关注变化,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今年把化学计算渗透在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中,更加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以物质为中心,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所以,考生和老师在今年的化学复习中要以课本为核心,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展开,计算题更要围绕物质的变化和生活实际结合进行训练。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重视教材,重视基础,切记“超纲”。
重视教材,重视基础,防止进行“超纲”性复习,已经明确的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内容,不再往高处拔(请参考2018年兰州市考试说明)。教材1、2、6、7、8、10、11、12单元记忆性知识点多些,3、4、5、9单元理解性知识点多些,考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记忆每个基础知识
点。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性质及反应的现象等必须牢牢记住。
③专项训练,集中强化,总结规律。
在全面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建议同学们选择历届中考试题,按照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推断题、图像题等专项题型进行强化训练。例如,通过选择题的专项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能力。对于拿不准的选项多采用对比法,排除法。遇到情景比较新的实验探究题时,首先要静下心来,通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其次抓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环节的相互提示,顺利答题。突破推断题的有效方法,首先熟悉物质的俗名、用途、物理化学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抓住“题眼”,顺藤摸瓜推出每个物质。
④重视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纲》明确要求考查学生八个实验(见教材实验活动1、2、3、4、5、6、7、8)的操作、设计、探究、评价能力,这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三大气体的制取年年考,是必考题,因此,复习中,考生应把书上典型实验过一遍。知道发生装置的选择、净化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及尾气处理措施选择的依据和原因,明确实验过程注意的事项。针对探究性实验题,学生可以先对课本的几个重要实验(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粗盐的提纯、金属的性质、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燃烧条件的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钠的变质、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等)进行集中复习,然后考生可做一些经过选择的有针对性的典型训练题,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想做好实验探究题,关键在于平时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积累,只有熟练了,才会融会贯通。
⑤善于总结,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5月下旬至6月中旬,考生要进行历年各地中考试题的模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试能力。
(1)限时训练,提高效率。最好能在70分钟内限时完成一套题目,即使没有整块时间,也要限时完成试卷中的一部分。例如用20分钟完成选择、填空等等,切忌拖延时间。
(2)重视错题。考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扎实复习后,很多同学能稳定在一个水平。能否在中考中再上一个台阶往往取决于能否把考试中出现的漏洞找到并弥补上,这也是本阶段复习任务的重中之重。对待错题的整理,一是要及时寻找错误的原因,从知识上进行弥补;二是要进行错题的积累,反复纠正。
(3)进入最后备考阶段,一定要再次把规范和细节的问题提上复习日程。比如填序号、填名称、填化学式、保留一位小数等要求,在审题时就要格外注意。同学们在平时训练中还要加强化学用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记住配平,标明状态,反应条件等。
物理
科学院中学张粉红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考试范围:八年级、九年级的所有内容。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填空、识图与作图、实验、计算等)约占60%。
●试题结构比例:物质(约占12%),运动与相互作用(约占40%),能量(约占48%),科学探究(具体内容包含在上述单元中)。
【考试内容】
①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②运动与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
③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大纲解析】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中考大纲》物理部分从命题依据到考试内容五部分都没有变化。
【备考建议】
根据近几年兰州市中考试题的特点,对即将参加2018年中考的考生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首先,建议每位考生准备一个错题积累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出现的所有错题,以便寻找自己的薄弱细节,为后期自己复习的查缺补漏阶段准备“独一无二”的复习资料。
再次希望同学们将时间合理划分,建议复习时有计划的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回归课本,建立知识体系。通过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准确理解所有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这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知识的覆盖面,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因而要在广度上力争不留疑问,切实抓好“双基”。
①对所学过的教材知识内容,对遗忘的物理知识得到重新的记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认识。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展示可按知识条块归类,把细碎的知识点进行条理性的组合,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面建立知识网络,进行纵向与横向联系列表联络,从而能在较短的时间获取知识量较大的、条理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②强化训练。在这一时间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在短时间里接受较大的知识内容量,因而遗忘率也是很高的,故为了使自己加深对大量知识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有必要进行一些习题的强化训练。考生如果自己不能选择合适的训练题,可以依靠老师的帮助选择一些典型题进行分析解答,以帮助自己扫清对知识认识、理解和运用上的认识障碍,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③及时自我测试。每一单元复习完后要进行自我单元测试,通过分析测试从中获得了解自己的复习的状况和结果,借此及时调整以后的复习方法与策略;同时也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与知识缺陷,从而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考生已基本掌握了总体的基础知识,接着转入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主要是对物理知识体系作各个专题的分类归纳,让考生从分类专题中找共性,寻规律、确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按下列几个专题进行复习。
①作图专题。作图题型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通过作图专题的强化训练,不仅可以强化考生作图的规范性,也可以使考生熟练掌握各类作图技巧与规律。初中物理作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学作图: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
(2)热学作图:包括晶体熔化及凝固图像、液体沸腾图像等。
(3)力学作图:包括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臂、滑轮组装配等。
(4)电学作图:包括画电路图、画实物图、设计电路图等。
②实验专题。对于实验题型的考查,近几年我市的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因而搞好实验专题的复习也是中考取是好成绩的关键。初中物理教材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也非常多,其中声、光、热、力、电几大块都有必考的实验内容。因而进行实验专题复习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原理:包括有刻度尺、钟表、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2)常规测量实验的方法与原理:包括有长度L测量、平均速度V测量、温度t测量、质量m测量、密度ρ测量、机械效率η测量、电流强度I测量、电压U测量、电阻R测量、电功率P测量等。
(3)探究性实验的方法与原理:包括有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液体的沸腾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及电压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杠杆的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物质吸热能力等。
③计算专题。计算题是传统的常规考题,主要出现在力学、电学两大内容中,也会涉及到热学,主要包括如下:
(1)力学计算涉及的公式包括:密度、速度、重力、压强、液体压强、浮力、功、功率P、机械效率。
(2)电学计算涉及的公式包括: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电热。
(3)热学计算涉及的公式包括:热量、热值。
兰州市近几年的物理中考有关计算题的考查都不作为难题出现,其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运用以及计算过程的单位、格式的书写规范性等。因而在上专题复习中,考生应熟记公式,做一些典型的习题训练,从而锻炼自己在各种计算的应变解题技巧,提高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即可。万万不可沉浸在偏、难、怪的计算题海中。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环,通过做一些综合试题卷可检验学生的总体复习后果,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的重要手段,作最后的查漏补缺、深化提高。做综合题时不在多而在精,最经典的练习题就是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因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无论难易,几乎年年必考。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完成了上面的三段复习,整个中考物理复习就进入了尾声,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可以说是一个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也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不能再进行大题量的训练,考生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薄弱坏环节(平时的改错题本或错题积累本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考试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考试心态的调理。
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要带单位。考试作答的书写问题、涂卡的注意问题、答题的顺序问题等等。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