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武汉《中考说明》专家解读——数学
01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解析
数学学业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考生答题时,每题均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作答方才有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全卷包括第I卷与第Ⅱ卷两部分,第 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理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5%,图形与几何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用15%,综合应用与实践渗透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
试题按其难易程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全卷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约7:2:1,全卷试题难度系数为0.65左右。
数学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证明题,试卷在各题型中将小题按易、中、难次序排列,随着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试题由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为本,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过程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全方位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卷拟设置24题,涉及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包括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图形的相似、图形的投影)、图形与坐标、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知识。
02
试卷结构与2017年中考题相同,共24题,试卷分三大题呈现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四选一;
1、会用平(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立)方根;
2、了解分式的概念;如:分式1/(x-1)有意义的条件是( )
3、能利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因式分解逆运算)表述方式可能会有些变化,如由结果找算式;
4、概率的意义、事件判断、全面调查;如: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5,表示明天会有半天下雨。
5、整式的运算。与去年考查形式相同。
6、图形变换与坐标,不一定是位似,也可能是平移、旋转等坐标变化(平移坐标);
7、三视图;图形的投影;表述方式可能会有些变化.
8、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寻找其规律。
9、与去年类似,通过操作、画图考察动手能力;
10、与去年相同,考点和考查形式不变;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有理数简单的计算;
12.简单的分式运算.
13.简单的概率计算;
14.利用平行线找角度;
15.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计算;
16.侧重思想、方法考查,有小综合,偏函数多一点,有很强的选拔功能;
第 14、15、16 题考点基本不变,和去年中考类似,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在题号上会有变化.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基础题8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问);
18.(基础题8分)简单的几何推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
19、(基础题8分)统计图表应用题。学生历经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在作出简单判断;
20、(本题8分)考察一次函数或方程组、不等式的应用,不会很难;
21、(本题8分)考察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小综合,难度比去年稍简单一点;
22、(本题10分)主要考察圆的性质,涉及相似或勾股及三角函数等,难度比去年稍难一点;
23、(本题10分)几何综合,考查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
24、(本题12分)以抛物线为背景的综合题。
与2017比较应关注的问题
今年中考试题总体变化不大,延续2017年的特点,部分试题可能有微调,但与以往相比会减少阅读量,书写量和繁杂的计算,力求解题简洁严谨。
基础题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的前面几题相对基础,为了中考的合格率,主要是提高合格分数,中考题与四月调考题会根据《考试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如选择题的第1—8题(24分),填空的第11、12、13、14题(12分),解答题第17、18、19(24分)共57分,相对稳定,属于送分题,与四月调考基本一致,与2017年武汉市中考题相比变化不大;1—10小题选择题中有5题代数,3题几何,2题统计与概率,第9、10题会有一定的坡度,不考多结论的选择题;第15题为中档题,第16题可能较难;第17题是简单的解方程题,第18题属于简单的全等证明,难度较小;统计与概率题放到第19题位置,与2017年中考类似;20题考察一次函数或方程组、不等式的应用,不会很难;21题考察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小综合,难度比去年稍简单一点;22题主要考察圆的性质,涉及相似或勾股及三角函数等,难度比去年稍难一点;后面的题考查知识没太大改变,第23题几何综合题主要考査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等核心知识;第24题以抛物线为载体,综合函数、方程(组)、直线、相似、勾股、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与2017年中考难度相当,注意转化思想和形数的结合。
注意课本上没有定理肯定不能用,书写原则上遵循简单过程复杂写,复杂过程简单写.特别关注几何动态问题,突出动手实践的能力,画图的能力。特别关注函数建模和利用形数结合解决函数综合问题的能力。平时复习要回归教材,不宜随意加大习题难度,不要花大量时间做“繁、难、怪”试题,多做些中档题。从《考试说明》来看,数学题量和知识点保持稳定。
与往年中考试题相比,今年数学基础题、中档题难度有所降低,选填题难点呈现分散化趋势,解答题难点集中到几何探究题、代数与几何综合题。数学试题中有更多教材原题的变形。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回归教材,落实“双基”,重视解题方法的归纳与积累,特别是对典型题的解题方法要有自己的探索并进行反思,同时要配备错题本。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